在馍馍庄街西首,一家商户老板站在违规搭建棚厦的原址处,看着重新露出本来面目,变得宽阔许多的街道,内心感慨万千:“过去街上都是乱搭乱建的棚厦,拥挤不说,还显得破旧不堪,现在突然这么‘敞亮’了,感觉还真不错。”
自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员发动、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勇于担当、攻坚克难,联合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进行综合整治,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十乱现象”,重拳出击城市顽疾、强化城市管理,让滕州城更干净、更靓丽、更有序。
自今年7月12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创卫攻坚决战千人誓师大会后,该局各创卫网格和纵队已累计拆除乱搭乱建、违法建设、违章棚厦1800余处,拆除耳朵广告、落地灯箱广告2300余处,取缔疏导流动商贩500余家,规范店外店、齐门店3400余处,攻坚决战整治成效明显。
拆除“老大难” 换来“干净亮”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打造适宜人居的卫生环境,是城市的需要,也是群众的期盼。不过,在对乱搭乱建棚厦进行拆除的过程中,虽然大部分商户都是支持的态度,可也有个别商户对拆除行动不予理解。“在这里已经十几年了,现在搭建的棚厦说拆就拆了,是不是吃了亏?”
面对此种情况,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提前做好书面和口头通知,多次上门入户做工作的方式,在社区、居委的协调下,阐明利害关系,促使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让其从根源上接受现实,从而自己清理物品,确保了拆除工作顺利进行。
后洪居是老居民区,位于解放东路北侧,人和蓝湾小区西侧,属于城中村改造的区域,面临拆除。由于其东侧和南侧,居民住房沿街且人流量较大,部分居民便将住房私自改建为营业房对外租赁,甚至在利益的驱使下占用公共区域擅自扩大房屋面积,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致使其东侧的小巷每天堵车严重,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创卫工作中,针对此类区域,明确了工作重点,开展多轮次集中宣传,将材料宣传与音像宣传结合起来,把法律法规与创卫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宣传,特别强调法律法规宣传。并邀请社区、包居干部、工商、食药、卫生等部门协助开展经营户入户调查工作,引导经营户、房主,真正理解创卫工作的意义,主动参与创卫。仅一天时间,后洪居区域内25家乱搭乱建的棚厦就全部拆除完毕,同时还清理了该区域南侧解放大桥西首临街的19块违规设置的大型户外广告,还区域了一片“干净亮”。
整治“脏乱差” 市场“换新颜”
违建棚厦的顺利拆除,给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了个好头。针对城市的另一大“顽疾”——城区农贸集市区域脏乱差,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启动了相应的规范整治行动,在开展整治集中行动的同时,联合街道社区科学规划便民市场,设置流动商贩疏导点,统一标准、完善管理,打造了规范化的集市。
嘈杂无序的马路市场、影响交通的占道经营、存在安全隐患的乱搭乱建、令人烦恼的店外店、骑门店……对于曾经居住或路过新华前街、兴工街区域周边的市民是一种深受其困扰的城市顽疾,如今,改变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开始。
为彻底整治市容顽疾,规范经营行为,为市民生活、购物营造良好的环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多部门开展行动,重点对该区域的流动商贩开展相应的疏导工作,争取广大经营商贩的配合,积极引导其前往周边的规范性市场进行经营,确保后续的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在府前东路,以往给周边带来市场秩序混乱、交通堵塞、噪音污染等问题,使居民不堪其扰的邾城马路市场现今已被取缔,与这个马路市场只有一路之隔的府东市场也已进行试运营。新市场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按照《标准化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的要求,科学规范市场秩序,提升硬件标准档次,严格划行规市、生熟分开、活禽售卖等精细化管理。市场配套设施完备,不仅可以让商户、群众免受日晒雨淋,而且市场内水、电等设施也均建设到位,市场正式启用后,将可入住商户300余家,解决就业1000余人,可满足周边2公里内7万余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新市场舒服、大气、整洁、有序的购销环境,令经营商户和前来购物的市民都享有更多的获得感。
城市“综合管” 形象“大提升”
在创卫攻坚行动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大胆探索、勇于担当、砥砺奋进、积极作为,以“让城市更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打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优美靓丽的城乡环境,使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是城市管理的顽疾,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而且占用城市道路影响正常通行秩序。对此,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城区内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专项集中整治,通过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城市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基本杜绝,集中整治活动成效显著,城市环境持续优化。
针对违规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问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全市开展了专项攻坚行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要求加大对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的规范治理,重点针对当前街面门店存在的橱窗广告、墙体广告、地贴广告和多余楼体立式广告等违规行为进行“拉网式”清理整治,集中拆除了一批楼顶广告牌、落地广告牌、破损陈旧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并在全市范围内严格实施“一店一牌”制度,着力优化户外广告设置档次和水平。
乱贴乱画作为一种全国性的城市“恶疾顽症”,由于其反复性、顽固性极强,令广大市民群众深恶痛绝。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标本兼治,通过加大清理查处力度、部门联动合作、使用城市管理追呼系统等多种措施,形成持续严厉整治的高压态势,清理野广告6万余处,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违法犯罪信息300余条,通知通信企业采取停机措施停机的电话号码100余个,整治成效明显。同时,为满足广大市民正常信息发布需求,本着疏堵结合、方便利民的原则,在城区居民多、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了31处造型美观的便民广告栏,不仅让合法小广告张贴有了新空间,也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生活、美化了市容环境。
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打造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的城市环境,我市还下发了《滕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着力破解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同时,为提升城区道路管理水平,缓解车辆乱停乱放及停车难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经过实地调研,在河滨南路、清河路、善国路、北关街等道路上施划了一批临时停车位,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的停车需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城市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创卫攻坚过程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牢牢把握这一契机,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了规划科学、举措创新、管理规范的城市管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生活品位,美化了城市环境,让广大市民群众看到了城市管理带来的新变化,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了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