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市游泳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自动喷淋设施旋转着正在洒水,往来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出工地门口时要接受冲洗,施工道路两侧的绿化也十分到位,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这是我市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基于此,我市制定出台了《滕州市城区扬尘污染防治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加强综合管理,建立扬尘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加大对不按照核准路线行驶、抛洒滴漏、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坚持“提前介入、提前服务”的原则,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法律法规进工地”活动,累计走访施工工地38处,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设置宣传条幅80余条、温馨提示牌120余块,使政策法规深入人心。目前,我市累计开展联合执法活动10余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30余份,强制卸载超限渣土120余吨。
在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中,我市加大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建筑扬尘治理标准,要求全市在建工程项目按照“三必须、五不准”及扬尘防治“六个100%”的要求,切实落实防尘、抑尘措施。设立两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引导渣土运输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时间,把建筑垃圾运送至消纳厂进行消纳,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目前,我市已累计处理建筑垃圾3000余吨。
为加强运输车辆管理,我市实行建筑垃圾运输准入制度,对城区从事建筑渣土运输的300余辆车进行治理,有效减少渣土运输途中抛撒和扬尘污染。同时,加强车辆运输途中监控,结合每个工地实际,指定建筑垃圾运输线路、运输时间、处置消纳场所。目前,我市已引导27辆渣土运输车辆安装了最先进的北斗星定位系统,与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进行链接,实现对渣土运输车辆行驶路线的实时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