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凌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量子通信的国家,先于欧美拥有量子通信覆盖全球的能力,这注定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壮举。而“墨子号”这一命名,更是彰显了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长期致力于墨子文化研究,为墨子文化传承和发扬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市墨研办原主任任守景对此深有感触:“‘墨子号’的升空,是墨子故里滕州的荣耀,更是世界的福音。”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靠强大的科技,靠不断创新的力量。”任守景表示,“墨子号”的升空,向全世界证明了我国的科技实力,更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创新精神,展现了“文化科学”。“当一种文化沉淀为集体的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为了一种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把创新摆在了事关巩固执政党地位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反复强调要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今天,‘墨子号’上天,飞出了世界,飞向了太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坚持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墨学也终于以其包容创新的靓丽英姿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担当起了引领支撑国家科学发展的重任。这是一种舍我其谁的文化担当,开启了我们中华民族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军事家,他崇尚科学,是科技之父,是‘科圣’,是我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科学创新的典范。他心系百姓、崇尚科学,致力于造福人类,胸怀博大情怀,常行善行义举。”任守景告诉记者,“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能够以‘墨子号’命名并成功发射,这是一种对墨学的肯定,也是墨学造福世界的体现,昭示了新时代对墨学文化的呼唤,墨学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新的共鸣。”
“‘墨子号’成功腾空,增强了文化自信,振奋了民族精神,更鼓舞了墨子故里的170万人民。多年来,为弘扬墨子文化,滕州已先后举办了十数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多届墨子文化节等重要活动,编辑出版了《墨子大全》《墨子研究论丛》等百多种书籍,一个传承墨子文化、推动墨子研究的重要平台已经在滕州形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也是滕州这片沃土在文化上对社会、对世界作出的积极贡献。”任守景说,“墨子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已毋庸置疑,他是滕州走出来的历史文化巨人,他的思想影响已超出了县界、省界、国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乘借‘墨子号’升空的强劲东风,自觉把拥有墨子的自豪感,转化为弘扬墨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传承墨学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让墨学更好地造福人类做出新贡献,让世界人民更加崇尚‘墨子’这颗璀璨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