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时为全省第一家县级市老年大学;26年来,相继被评为“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先进收示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因业绩突出,现任校长刘洁被评为首批“全国老年远程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一路辉煌一路歌。26年来,市老年大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学、乐、康、为”的办学方针,秉承“尊师、守纪、和谐、康乐”的校风,积极探索、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全市老年人的精神家园,成为市委、市政府联系老同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滕州老年教育工作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所独具特色的“大学”,去领略那里的别样风光。
在探索中开拓
时间回溯到1990年。
时年,在各级的关心和支持下,滕州在全省率先创办了县级市老年大学,旋即引起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然而,怎样办出自己的特色,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刚刚起步的那段时间,市老年大学主要探索设置适合离退休老同志学习的专业课程,初步形成办学宗旨、教学制度、学员规范等学校规章制度,明确领导岗位职责和工作机制。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为学校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积极开展活动,扩大学校知名度,在办学实践中了解老年人喜好,在教学活动中摸清老年人思想动态,为学校各项工作更好开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进入1995年,市老年大学迎来了她的初步发展阶段并逐渐向上延伸。这一阶段,通过建设独立校舍,扩大学校规模,改善校园环境,增设专业课程,完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活动,扩大招生范围,充实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求知进取、康乐有为”的办学宗旨。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独立校舍建成,学校初具规模,制度化、规模化的办学机制初步形成。
发展到2011年,市老年大学开始向发展的黄金期跨越。
在开拓中创新
“《滕州老年大学》又出新刊了!”
“老年大学艺术团又出新节目了!”
“你加入市老年摄影协会了吗?看,这是我刚买的相机。”
“走,到老年书画研究会看书画展去,中国将军书画院刘子贤将军也来啦……”
进入2011年,类似的消息不时从市老年大学传出,老人们经常奔走相告,踊跃参与,已成“常态”。
此时的滕州市老年大学,更加注重班子建设,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办学宗旨、方针,校风、学风,细化校长、教职人员及各科室工作职责。同时,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参加国家级、省级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学习先进理论指导办学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增加课程设置,开设老年远程教育课堂,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教学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省级老年大学先进示范校”“全国老年远程教育示范区”的示范作用,筑牢了老年教育工作转型发展的根基。
辉煌值得盘点,我们不妨简述如下:
明确学校规章制度,制定分校管理办法;
实施个性化考核实施细则,办成一个多门类、多学科,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娱乐性和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老年大学;
修缮校舍,扩大学校规模,成立多所分校,其中市国税局分校的成立被省国税局作为特色工作,向全国国税系统予以推广;
不断增加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因需施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着力吸引人才,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二十多年来,先后聘请各(类)专业教师共计46名,其中中级职称以上25人;
创办《滕州老年大学》校刊、成立滕州市老年大学艺术团等社团组织,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外界展示了老年大学的新风采,使滕州市老年大学工作迈向了新台阶。
在创新中前行
老年大学,虽有“老”字,很多工作却并不落伍。
实施老年教育“互联网+”模式。2013年初,为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滕州市老年大学创办的市老年大学网站正式投放互联网,内容包括学校简介、规章制度、学员风采、学校动态以及学员作品等各个方面。具有滕州特色的老年教育“互联网+”逐渐引人注目:
覆盖面广。在市老年大学两个校区均开设远程教育教室,整合社区、村居、市直部门等资源,在全市设立老年远程教育站点1058个,现已覆盖21个镇街分校和8所社区(村)、市直分校,实现正常运行,分时间段播放老年远程教育课件。
教学形式多样。利用网络手段,采取不同形式带班制,使老年教育工作真正搭上“网络快车”。
2011年10月,市老年大学社会大讲堂正式开讲,定期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等来校授课,影响力日益增加。为加强对外交流,提升社会影响力,市老年大学与省内外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多,与有关单位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达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二十多年来,市老年大学在探索中发展、不断夯实办学基础,不断寻求新路子、新方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正朝着全国一流名校的目标奋力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就在正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