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来到西岗镇半阁村虫情监测点,监控病虫发生情况,并现场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咨询。“我市小麦已进入生长中后期,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引导做好管理,为保障粮食丰产打牢基础。”参加活动的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李国强说。
农业增效,科学技术是保障。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公开遴选了100名基层农技人员和1000户科技示范户,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宽幅精播、“一增四改”等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技种粮需求。
据市科协主任杜宜平说,在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方面,我市以实施科技“富脑”工程为依托,采取农民“点菜”、科技“送餐”的方式,组织科技人员、技术专家,为农民群众提供“短、平、快”的对口科技服务,并以远程教育为平台,让广大农民群众“拿起电话找专家、打开电视进课堂”。此外,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大力推广蔬菜水果种植、畜禽养殖等新技术,让技术指导员“身在农家外,技到农户中。”目前,600名从田埂边走出来的“田秀才”“土专家”,成为科学技术支撑农业生产发展的“参谋长”。
在以科技服务进乡村为主线的“百会联百村”科普惠农行动中,市科协明确了帮扶协会、帮扶村的职责,在8个帮扶村中选树12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6名农村科普带头人,积极协调民政部门办理协会社团登记手续,帮助科普示范基地办理批复,鼓励科普带头人在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上做文章,推动农业生产科技化、规模化、专业化。目前,全市涉农学会达到8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到60家,会员9800余人。
“在田间课堂上,俺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还了解了许多支农政策,培训很实用。”在龙阳镇李庄村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服务中心,谈到科技服务带来的实惠,种植大户魏士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