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新常态 新观察:“玻璃城”的集群效应

时间:2016-04-07 来源:滕州日报社

核心阅读 玻璃深加工是我市“六大百亿产业”板块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新常态下,面对“产能去化”这一命题,玻璃深加工产业何去何从,是摆在玻璃企业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按照市场需求,围绕“龙头”引领,整合产能,强化创新,玻璃深加工产业实现了逆势发展,助推了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鲍沟镇的金明玻璃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四条现代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装载成品的货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尽收眼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玻璃基地的龙头带动下,金明玻璃制镜产量占到了全国的13%,2015年实际产能达到739万平方米/年,综合排名位居山东省第二,一举成为了国内新型制镜产业、玻璃镀膜产业的领跑者。”

玻璃深加工产业是我市打造“六大百亿产业”板块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产能去化”这一命题,我市玻璃深加工产业何去何从,是摆在各玻璃实体企业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我市按照市场需求,围绕“龙头”引领,整合产能,强化创新,实现了逆势发展,助推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中有进”。

一座“城”带来集群效应

工业集群是带动产业发展的载体。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投资36亿元在鲍沟镇规划建设了中国玻璃城项目。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全面竣工,二期拆迁方案也已经6次修改完善,即将报市中国玻璃城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最终敲定。截至2月底,中国玻璃城项目工业厂房竣工面积达到9.2万平方米,商铺竣工面积2万平方米,已通过验收并取得预售许可证;生产性企业入驻19家,商铺入驻22户,具备开发条件的226亩土地将全部完成建设,达到入驻条件。

在前期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我市启动了中国玻璃城二期工程建设,力争玻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亿元,同比增长20%。此外,积极推进视界产融水晶夹胶晶熔玻璃等项目建设,强化玻璃城一期工程规范化管理,与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硅酸盐学会技术咨询服务站,构建“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园”。

创新撬动企业转型

位于玻璃园区内的华阳玻璃公司,这两年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这家公司投资5620万元自主研发的AG玻璃,不仅填补了全市电子玻璃行业的空白,而且实现了国内电子玻璃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目前,企业建成了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下,我市敏锐地抓住这一点,引导帮助玻璃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市完善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加大对山东玻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光明玻璃工艺研究所等技术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有序集聚、高效统筹各类创新要素。目前,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内拥有省级技术中心1家、枣庄市级技术中心3家,拥有玻璃深加工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16项,已研发中空、镀膜、夹层、防弹、喷雕、低辐射玻璃等120余个门类、28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艺术、汽车制造等领域。

配套提供接续保障

去年11月,占地60余亩的大型现代物流中心项目落户鲍沟镇。这座集玻璃、绿色建材及综合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仓储基地,科学解决了玻璃城内的仓储、分拣和特色包装问题,实现了仓储成本最优化,成为产业集聚的有力佐证。

为提升玻璃园区的承载力和集聚力,我市加强产业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开展合作,并发挥振兴玻璃创业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打造省级创业示范园区。目前,玻璃园区内新增入园实体20家,开展创业培训18期,新增就业人数800人。此外,为40余家创业企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为2家创业企业提供了180余万元的资金支持,免除各类费用25万元,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