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我市“十二五”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5-12-28 来源:滕州日报社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

古人云:“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从一个侧面说明,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市各级党政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困难群众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从有病硬扛到无病防病,从不好找工作到人人有活干……“十二五”期间,我市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的梦想逐步变为了现实,群众脸上满意地笑容就是最好地佐证。

近年来,我市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真金白银”投入,不断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市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追溯即将过去的5年,我们看到的是民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个个闪光点……

生活有保障 群众更安心

今年63岁的刘德安已退休3年,在“十二五”期间,他每月领到的退休金从2000余元涨到了2700余元,让他很欣喜。“我领到的退休金一年比一年多,现在真是生活无忧啊。”说起退休金,企业退休职工刘德安一脸振奋。

养老金待遇的调整,让众多退休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十二五”期间,我市各项社保待遇连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230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达到85元,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年报销限额分别达到40万元、45万元,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71.7%、54.5%、73.9%和26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制度实现整合并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日趋完善,全面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居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累计征收各项社保费65.6亿元。

我市在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十二五”期间,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1年的每月320元提高到2014年的每月46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1年的每年1500元提高到2015年的每年2800元。目前城乡低保保障人数为67737人,年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3亿余元。同时,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目前我市五保对象8025人,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每人每年330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年4500元。2014年发放五保生活补助款3346.2万元。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十二五”期间,我市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群众的梦想逐步变为了现实,群众脸上满意地笑容就是最好地佐证。尤其是我市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真金白银”投入,不断加快民生事业发展,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人人有活干 社会更和谐

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创业就是就业之源。1988年出生的王亮亮,2011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已考上的事业单位,创办了山东梦创三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已入驻鲁华物流创业园。“我在上大学时就对3D打印机有所接触,毕业后经过考察发现这个行业很有市场前景,便抓住这一商机创办了公司。但创业之初,公司差点经营不下去,多亏了市人社部门给我的开业补贴,还帮我申请了8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现在公司每月的营业额都在10万元以上。”

王亮亮的创业故事只是市人社部门帮扶众多成功创业者中的一员。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进创业促就业工程,全面落实社保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政策,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突出重点群体精准扶持就业,通过设立劳务输出基地、召开专场招聘会、全方位发布求职招聘信息等方式,积极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创业体系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组织举办“春风行动”等各类招聘洽谈会379次,提供就业岗位38.4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9.3万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2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3.1%以内,城乡“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消零。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亿元,扶持创业1.7万人。大力实施创业促就业战略,建立健全市镇两级创促组织,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级索镇和洪绪镇颜楼村及龙泉街道双庙居、梁场居等3个社区获评山东省首批创业型镇街(社区);伦达国贸城、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春之兰被评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

人人享健康 幸福更有底

回顾“十二五”期间的卫生事业,让老百姓印象最深的当属就医环境优化,看病不再难了。百姓口中的这一变化,得益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的基本药物制度、各医疗卫生资源科学布局、医院综合技术实力明显增强、计生便民惠民服务的规范落实……

医疗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让广大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近年来,我市紧扣“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的目标,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深化医改和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不断强化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扎实开展健康滕州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市率先实现卫生计生融合,成立市卫计局,组建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了21处镇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顺利完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和职业卫生监督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职能移交。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比2010年提高1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增加,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9个,开放床位554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99张。卫生从业人员7845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1.59人。各级医疗机构“人才、技术、设备、环境、管理”等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条件显著改观,综合技术实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增长,软硬件条件达到全省县级一流水平。

有了惠民菜 菜篮子更轻

家住问天广场的市民周静有个习惯,每天都会到家家悦超市的平价直销区逛逛。“平价直销区内的蔬菜品种多、价格很便宜,而且超市购物环境很好,根本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周静的话语中道出对平价直销区购物的满意。

“菜篮子”的“轻重”指的是菜价高低,平价商店(直销区)的投入使用,广大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轻”了。2013年,我市启动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和价格惠民药店建设。市物价局主动与大型商场(超市)、农业生产基地及从事农副产品和药品经营的企业进行对接。同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自愿申报、合理布局、择优认定”的原则,经自愿报名、初审推荐、现场考评、复审验收等程序,稳步增加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和价格惠民药店数量,并帮助有意向的商家进行店面设计等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市物价局共建设农副产品平价商店30家,自平价商店运营以来,已累计销售平价蔬菜1911万斤,让利群众885万元;共建设价格惠民药店15家,自价格惠民药店运营以来,累计销售药品1500余万元,让利群众72万元,真正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让广大群众惊喜的不止这些,还有“民生价格公示服务”品牌日趋成熟。我市不断创建直面群众的价格服务新载体,在全市形成了报纸、电视、网站、社区显示屏、手机五位一体的民生价格信息发布平台,向群众传递价格信息服务更快捷、更全面、更方便。同时,我市开展春季、秋季蔬菜目标价格保险模式探索成功,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有效抵御了市场价格风险,促进了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了菜农利益和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