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挺起科学发展“脊梁”——“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发展综述

时间:2015-12-15 来源:滕州日报社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即将走过的“十二五”,是我市实现转型升级、提档跨越的五年。回眸过去的五年,一串串傲人的数据、一个个重大的项目,勾勒着我市加速发展的脉络,记载着工业转型跨越的轨迹。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稳增长,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化,着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成为我市工业经济一路前行的关键方略。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不动摇,纵深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265”产业培育和“5633”企业培植工程,着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累计新增规上企业116家,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年均分别增长12.6%、13.1%。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拉动GDP增长5.5个百分点;工业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9.4%,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4.2%。

战略引领再造工业新优势

2012年,我市梳理、整合各部门扶持政策,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我市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添了无穷动力。

我市还设立了2亿元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专项基金、5000万元的企业还贷周转金,出资3亿元成立3家国有独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推行了中小企业钢结构资产抵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支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十二五”期间,每年从财政列支200万元用于修编产业规划,并指导鲁南化工、盛隆化工等骨干企业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了“产业—企业”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引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

“产城互动、协同发展”是我市一直坚持的发展思路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了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机械制造工业园、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等园区,实现了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建设了全国唯一设在县级的国家机床监督检验中心,与省机械设计研究院合作建设了机械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引导联想控股在我市建设煤化工研究院,引进实施了总投资26.8亿元的国际机床市场、投资36亿元的中国玻璃城项目。同时,对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企业、项目,实施关键帮包、帮扶机制,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快速发展。仅通过经信系统就帮助全市220余家企业、单位的380余个项目争取各级扶持资金6亿元以上。

结构调优推动工业内涵发展

2012年5月19日,联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开工庆典暨奠基仪式举行,2014年底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市煤化工产业迈上了新的制高点,工业转型迈出坚实的一步。

产业集群化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围绕培植产业集群,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百强及央企,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选商引资、定产品选商引资,成功引进实施了新能凤凰72万吨甲醇、联想控股百万吨烯烃、开元生化环氧乙烷等一批基地型、龙头型项目,完善了煤化工产业链;实施了辰阳超精密数控机床、威达重工4万吨铸造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引导“龙头企业做品牌、中小企业做配套”,推动了机床产业由低端到高端攀升。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引入了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在鲍沟建设分公司,把产业链延伸至资源回收利用环节,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万户数控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中心项目进展顺利,已联合开发出国内首台航空发动机叶片精密加工中心及阵列机床,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该设备的诞生,有效提升了我市“中国中小机床之都”品牌的含金量和影响力。

创新驱动力促企业转型升级

2014年6月30日,鲁化好阳光生态肥业有限公司生态复合肥项目实现一次投料试车成功,生产出合格生态肥产品。这是我市鲁南化工与深圳芭田合作投资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可年产复合肥100万吨,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为确保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我市出台了《引进工业项目评审办法》,并把项目的先进性、接续性作为重要衡量指标纳入其中,坚决将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项目拒之门外,确保了增量优质。大力推进存量的优化调整,资源能源型企业产值比重降低了0.54个百分点。

我市大力实施“双轮驱动”,积极引导企业内联外引上项目,千方百计抓投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盘活存量资源,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膨胀规模。“十二五”期间,全市技改投资累计达到766.9亿元,其中实施过千万元重点技改项目426个,完成投资591.7亿元。16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导向计划,实施各类技术创新项目1233项,完成1065项。其中,列入各批次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335项,17项产品列入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名单。新培育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总数达到29家。新培育枣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总数达到85家,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家,行业技术中心1家。

节能减排助推经济绿色发展

随着我市工业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健全三级节能目标责任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实施重点节能项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业增长与生态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工业绿色发展。我市始终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多管齐下,着力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水平、工业结构调整等领域下功夫,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转型路径和模式,做好减量、控制增量,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十二五”期间,我市逐步淘汰了水泥、小火电机组、造纸、电石、铅酸蓄电池、水泥磨机、原片玻璃、焦化、合成氨等落后产能,腾出能耗空间191.79万吨标准煤,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79.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88万吨。累计85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鲁南机床被评为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东郭水泥等11家企业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