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引凤凰,招商硕果压满枝。
从人流攒动、热闹非凡的滕州(义乌)真爱商城到高端洋气、品牌汇聚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从塔吊高耸、人影匆忙的滕州高铁新区到人声鼎沸、机声隆隆的光大国际滕州环保能源发电项目……到处是繁忙的交易场景,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毋庸置疑,这是“十二五”期间,滕州招商引资取得的累累硕果。
五年来,我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促转调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面提高商贸流通水平,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近千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679.9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17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18.39亿美元。我市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称号。
环境支撑,吸引客商纷至沓来
2012年,由浙江真爱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110亿元的鲁南·义乌商城被成功引进。至此,一个集市场与商场、批发与零售、商业与城市服务功能、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于一体,超越目前各地市场功能的新一代复合式大型商业综合体落户滕州。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的滕州(义乌)真爱商城俨然已经成为三产服务业项目的典范之作,每日商城内人头攒动,交易声此起彼伏,服装鞋帽、针织家纺、皮具箱包、日用百货、文体用品、工艺饰品、儿童玩具……各类商品应有尽有,让往来客商和广大消费者不禁喜上眉梢。
招商引资带给百万滕州人民的惊喜远不止如此。家居行业十大品牌德意控股集团总投资40亿元的德意君瑞国际广场、民营企业500强红星美凯龙集团总投资30亿元的家居广场、总投资10亿元的中万国际广场(大润发超市)项目相继落户滕州,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一支又一支强心剂。
“十二五”以来,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刻把握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规律,结合自身产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多层次推进招商引资。同时,以国内外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和央企为重点,在引进具有较强带动力的旗舰型企业和大型项目上接连实现新突破。
平台推动,同声共奏“招商曲”
2015年9月10日,在杭州举行的2015枣庄·杭州产业合作洽谈会上,我市收获颇丰:总投资30亿元的煤矿沉陷区生态能源综合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高铁新区供热(冷)项目等5个颇具发展潜力的项目相继签约成功,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再添风采。
这,只是招商引资“走出去”的一个缩影。“十二五”以来,我市多次组织小分队参加在全国各地召开的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经贸洽谈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经贸洽谈活动。五年来,先后组织500余批次小分队,赴韩国、香港、广东、深圳、东莞等地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同时,成立专业招商小分队,重点围绕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玻璃深加工及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寻求产业结合点,广泛对接客商,洽谈投资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围绕“一线、四区、两外”等与我市产业关联度高、经贸联系密切、产业转移明显的地区,认真研究先进区域的产业发展、瞄准该区域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产业转移的新动向,跟踪相关产业和项目,加强对接联系,实行“点对点”精准招商。同时,瞄准国内外有实力、有技术、有扩张意向、有集聚效应的大集团、大企业,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小分队开展迂回、精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让全国各地的客商看到了投资滕州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加强服务,对外经贸优化升级
“‘十二五’以来,我市充分依托中小机床省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玻璃深加工产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优势,促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市商务局局长李广耀如是说。
此言不虚。五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对外经贸新路子,加快外贸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外向型企业,围绕国际市场的新变化、新需求,加快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化工、机械、建材、农副产品分别实现出口11265万美元、10968万美元、4644万美元、4025万美元;2014年,全市机械、化工、建材、农副产品等主导出口产品分别实现出口12907万美元、11064万美元、7258万美元、5845万美元,出口合计均达到了90%以上,充分显示出了我市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与此同时,我市加大对艾菲尔管业、万宝童车、腾达不锈钢、风轮轮胎、日盈食品等重点出口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获权企业累计达381家,为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深化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布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新常态的思维方式推动商务工作的新发展,为滕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谈及未来,李广耀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