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我市“一村居一法治副主任”模式解决法律资源有限短板

时间:2015-11-20 来源:滕州日报社

“真是太感谢狄主任了,要没有你我们村的这个事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解决。”得知纠纷解决了,木石镇卓庄村村民纷纷向村里的“法治副主任”狄瑞亚表示感谢。原来,该村“法治副主任”、市法院新闻办主任狄瑞亚帮助解决了困扰10余年的土地承包纠纷。

狄瑞亚真心为民解决法律难题,赢得了群众的啧啧称赞。不过,他只是我市众多法治副主任中的杰出代表,现如今,广大群众碰到法律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找身边的“法律军师”出谋划策、解围纾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级集体土地征用、承包、流转等生产经营事务方面以及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涉法纠纷时有发生。农村迫切需要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但是,由于我市法律资源相对较少,存在着法律资源有限与法律诉求倍增的矛盾。基于此,我市实施“法治副主任”全覆盖工程,积极打造“一村居(社区)一法治副主任”的法律服务模式。如今,在各村居的“法治副主任”已成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法律事务的协理员、法律诉求的引导员和社情民意的信息员。据统计,全市“法治副主任”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49件,审查修订各类合同1280件,提供法律援助49件,引导走诉讼的案件达400余起;收集到涉及民生等社情民意101条,目前95%以上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为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市在市级成立“法治副主任”全覆盖工程指挥中心,各镇街以村居治保调解组织为依托,以综治、治保、调解室为基础平台,拿出专门经费支持,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阵地建设。在村级建立法律服务工作室,达到了有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统一的标识标牌、有满足服务需要的办公设施、有规范的工作服务流程、有统计台账的“五有”,组织、制度、人员、工作落实的“四落实”,市、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建成。

如果说平台建设是基础,那么法律人才就是落实工作的着力点。我市由市委政法委、司法局、法学分会、律协分会在全市法学会会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政法干警、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中公开招募,组建“滕州市法律服务志愿者人才库”。目前,全市589名“法治副主任”活跃在村居、社区为人民服务,1046个村居、社区均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全覆盖。

为使“一村居(社区)一法治副主任”法律服务模式发挥最大效能,我市对担任“法治副主任”的人员建立值班接待、联席研讨会议、考核和进村居(社区)情况月通报制度,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处置制度和工作日志制度,保证法律服务质量,防止走过场现象出现。

“处处都有法治副主任,人人享受法律服务”是实施“法治副主任”全覆盖工程的最终目的。现在,群众遇到矛盾纠纷,会主动寻求“法治副主任”协商理性解决,群众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明显减少,政府也利用这一平台,及时掌握了社情民意和苗头性信息隐患,及时预警,使很多困扰群众多年的法律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和援助,“没钱打不起官司”已成为历史。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