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我市正式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首个工作日。当天上午,枣庄滕国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前,领到了全市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
据悉,“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是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的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工商营业执照,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部门核发一个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全国从10月1日起,在新设企业和变更企业中全面推开这一登记制度改革。我市根据上级部署,从10月1日起同步启动这项制度。
据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局长张洪波介绍,我市“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范围是:全市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含外资企业、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暂不纳入。在办理企业变更登记时,市工商部门将换发新版营业执照,并收缴其原有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换发时间为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也是改革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未换发新营业执照的,可继续使用;过渡期后,一律使用新营业执照办理相关业务,未换发的证照不再有效。
据介绍,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是商事制度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将“三证”合为“一照”后,不仅可简化市场准入手续,降低投资创业成本,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还能够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提升服务效能。
当天领到新版营业执照的枣庄滕国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范翔,对此深有感触。他说:“现在我们公司办理开业登记手续,只需要跑一个单位,仅用五个工作日,就能走完所有的办证流程,既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方便。”
对于广大市场主体业主较为关注的“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张洪波说,“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将原来各个部门分别编号赋码制度,改为实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从源头上赋予企业全国统一的主体识别号,如同居民唯一的“身份证号”。企业拥有这一全国唯一的“身份证号”后,原需要使用“三证”办理的业务,一律改为由新版营业执照代替使用办理。
副市长张宪依出席当天首张新版营业执照颁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