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山东嘉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于配套企业的电子元件加工民企。8月1日,记者来到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干净整洁的厂房内,数名员工穿着统一样式的工作服,正在赶制电子元件产品。
嘉诺电子公司董事长王传礼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订单很多,按照当前的形势,今年完成8000万元的产值不成问题。看来,我们走的‘抢占全国电子产品配件制高点’这条路是正确的。”
我市的工业经济基础雄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各类产业类型丰富。这其中,以代工生产、来料加工为主导的配套型生产企业,作为一种传统的实体经济类型,一度助推着整个工业产业的繁荣发展。据市经信局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为国内外大型企业做配套的企业超过100家。
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我市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正逐步摆脱粗加工、代工小零件的模式,逐步向为一线大型企业代工核心零部件的模式转变,以质的提升取代量的扩张,将零部件加工的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手中,逐步摆脱“打工”的尴尬局面。这种单是掌握配件加工、研发设计等核心技术的配套企业便达到了20多家。
嘉诺电子公司便是这其中的一家典型代表。近年来,该公司致力于科技创新,现拥有国家授权专利超过40项,能够生产400多种各种规格的软磁铁氧体磁芯,广泛应用于智能通讯、绿色照明、光伏太阳能、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领域。
这些高精尖电子元件,被打上了“滕州制造”的烙印,公司一举成为苹果、三星、华为、格力、艾默生、中兴等国内外知名大企的定点制造商。
对于配套企业这种“反客为主”的现象,市经信局局长韩业河给出了解释。他说,在新常态下,大的经济形势倒逼着这些配套企业必须注入科技和资金,积极掌握发展主动权。“如果把终端企业比作主机的话,那么他们的带动,以及对配套产品科技含量要求的提升,都将推动配套企业成为市场中的‘黑马’。”
位于经济开发区的协昌电机公司,是一家生产交流、直流电机的配套企业,之前一直为九阳集团等大企业做配套。进入新常态后,他们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现有产品改良和新产品研发中。目前,公司已成功为九阳集团做整机生产,这也将有望推动今年公司的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现在不同于以往,下游企业的竞争压力增大了很多。这些企业现在更注重核心技术竞争,这也对我们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压力,将促使着我们企业跨越转型发展,不过,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公司总经理赵小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