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山东省首届运河论坛在我市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山东省委主委栗甲,省委原常委、省军区原政委何法祥、南兵军,济南军区联勤部原政委穆振河,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民进山东省委副主委、秘书长郭永军,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班开庆,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王裕荣,以及枣庄、滕州两级市领导董沂峰、陈伟、杨位明、李健、刘光、顾天鸽、刘涛、孙士泉等出席论坛。水运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博导孙光圻特邀出席论坛。
论坛现场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民进山东省委、山东运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由滕州市委、市政府承办,旨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运河经济文化理论研究,团结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大力宏扬运河文化,努力振兴沿运经济。
栗甲在论坛上讲话
栗甲在讲话中说,大运河山东段人文自然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山东段成为我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的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大运河,让古老的大运河在齐鲁大地再现生机,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举办这次论坛,就是想借东风问计群贤,聆听各位的真知灼见,汇聚大家的智慧力量,共同来做好运河文化的华章。
栗甲指出,论坛选在滕州市举行是经过考虑的。大运河穿境而过,无疑为枣庄增了几分历史的辉煌,添了几分文明的秀气。台儿庄古城是“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全国百强县滕州是山东重镇,既是一座改革发展的活力之城,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又是一座生态宜居的魅力之城。希望大家去品味、去体验、去感受滕州、枣庄和鲁南大地改革发展的新跨越、新成果,理解大运河保护、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的意义。
董沂峰在论坛上致辞
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董沂峰在致辞中说,在滕州举办山东省首届运河论坛,标志着滕州运河文化研究工作掀开了崭新一页。京杭运河滕州段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凿通航400多年来,人工河道原状保持良好,自然生态景观优美,在航运、灌溉、给水、改善环境以及南粮北运、物资流通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哺育了滕州这座城市不断延续文明、创造文明、拓展文明。通过本次论坛,滕州市将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京杭运河这一活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创新思路和独特模式,赋予京杭运河新的活力。我们将认真吸纳各位领导、专家的真知灼见,进一步保护和发掘运河的人文遗产,利用和开发自然风景资源,积极推进运河滕州段的经济带、文化带、风景带、旅游带建设,使之成为山东运河、京杭运河最具生机、最富活力的“生态水道”和“黄金水道”。
班开庆在论坛上致辞
班开庆在致辞中说,我们要围绕在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如何加强运河建设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强运河研究、开发与保护,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提升沿河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同时,研究成果要着眼于进入运河沿线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等方面,为打造西部地区隆起带、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贡献。
李殿魁作报告
论坛上,李殿魁、孙光圻、南兵军分别作了题为《治黄兴运的历史回顾和展望》、《京杭运河文化的内涵及主要特征》和《中国运河文化的魅力》的报告。
(燕鸿 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