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西岗镇东刘仙村的村民蒋广金忙得不可开交,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总要帮着忙活一阵子,因为,他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村里红白理事会理事。“你看,这里有两个U盘,红的里面有喜乐,白的里面有哀乐,谁家办什么事,我们就免费为他们提供音响和音乐,既符合节俭规定,又为主家节省了开支。”蒋广金说。
喜宴每桌不超过400元,酒每桌不超过2瓶,烟每桌4盒,禁止燃放烟花,不准聘请乐队……现如今,在西岗镇每村每户,都有这么一本“推进乡村文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宣传手册,里面详细说明了该村红白喜事办理的一些具体程序,对红白喜事每一个具体细节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规定,看上去是对村民的约束,但却得到了村民的交口称赞。
“以前,大家办红白喜事为了面子而大讲排场,有的甚至借钱操办,村民们苦不堪言。现在村里有了新规定,将办理的标准统一起来,平均每个红白喜事要比以前节约2万块钱,真是既省钱又省心。”西岗镇付楼村村民付学栋说。
革除陈规陋习,杜绝铺张浪费,树立“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的乡村文明新风,是西岗镇5月份以来实施“推进乡村文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据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郭秀玲介绍,自活动启动以来,西岗镇派出8辆移风易俗宣传车,在各村流动宣传,并组织150多名机关干部入村逐户发放宣传册。“我们镇制定了一些大的条例,各村又根据自己村里的不同情况,制定了各自的细则,村干部在村里进行宣传,真正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郭秀玲说。
反对大操大办、奢侈浪费,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丧观念,不大办宴席,尽可能缩小宴席的规模和档次,提倡厚养薄葬,丧事从俭、文明祭奠,进一步弘扬社会新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现如今,这一“节俭、从简”的文明观已在西岗镇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