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行走在鲍沟镇,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推土机、挖掘机等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农技人员巡回各村开设“露天课堂”,为小麦“把脉问诊”……一幅幅现代农业美景图,承载着鲍沟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希望,也折射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势头。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由此可见,发展镇域经济,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今年以来,鲍沟镇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这一核心,坚持科技示范带产业、规模发展增效益,强化惠农支农等举措,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加快了农业改革步伐,走出了一条镇域特色农业之路。
整合优势资源 全力为三农服务
“我想买点玉米种子,哪个品牌的好,给我推荐一下?”“浚单20、郑单958这两个品牌好,播种时按照2.5公斤的播量进行播种……”4月21日,在鲍沟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闵侠正在认真地向农民刘振花推荐质量优、价格廉的农资。
这只是该中心农技人员为农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为三农提供服务,鲍沟镇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整合农口资源,由镇农委牵头,把农口六站及科委、科协进行整合集中办公,并在服务大厅设立农业服务窗口,面向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联合社开展农业集约化、“一站式”服务。
“我们将抓住被列为枣庄市农村改革示范镇的契机,继续按照“效益优先、大胆创新、逐步规范”的思路,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鲍沟镇党委书记邢军对现代农业发展信心满怀。
培育特色产业 让农民生财有道
4月21日,记者走进山东奥华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杨树,杨树下的标准羊舍内,小羊听着钢琴曲悠闲的进食,羊舍外的杜泊羊在嬉戏、散步。
“我们采用饲料添加益生菌的饲养方式,现在公司存栏原种杜泊羊、纯种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1.2万只,预计今年年底存栏量将达到4万只。新上的肉羊屠宰分割、羊肉深加工等生产线将于7月份投入使用。”公司董事长陈建华说。
奥华生态农牧公司只是鲍沟镇培育特色产业,让农民“生财有道”的举措之一。目前,鲍沟镇发展特色专业村6个,新建标准化养殖基地6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2个,累计发展大棚516个,各类果品1216亩,花卉苗木780亩,发展经济林1230亩。
“我们镇坚持因地制宜、适当引导的原则,形成了特色蔬菜种植、特色果品种植的‘一村一品’种养格局,使种养农户尝到了规模发展的甜头,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鲍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彦德如是说。
土地规模经营 打工种粮两不误
肖贵领是鲍沟镇刘坡西村村民,去年秋天他把家里的2亩土地入股到村里的粮食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给了他每亩900元的保底金,年底合作社还根据盈利情况进行分红。“要是自己种地,农忙时不仅要回家帮忙,一年两季纯收入也就赚1000元,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打工,一年能赚6万元呢。”说起土地入股的好处,肖贵领高兴地说。
刘坡西村靠城较近,村内大部分劳动力都就近和外出打工、经商,田地无人种植。针对这一情况,鲍沟镇引导刘坡西村成立了粮食专业合作社,在前期土地全托管的基础上,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入股后,不仅便于机械作业管理,而且耕作面积增加,还降低了种植成本。
该村土地入股的土地规模经营方式,为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良好样板。除此之外,该镇还因地制宜地创新了订单农业、土地半托管、土地全托管等方式,解除了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集体资产入股合作社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目前,全镇整体托管有20个村,托管土地2.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