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新常态 新观察:特色水产养殖拓宽增收渠道

时间:2015-05-13 来源:滕州日报社

连日来,在滨湖镇水产品主产区,养殖户们在池塘里“捕金捞银”,将小龙虾、中华鳖、泥鳅等生态水产品送到了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市民的餐桌上。这是当下我市渔业生产的一个真实写照。

据市水产服务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突破10万亩,达到10.3万亩;水产品产量为7852吨,实现产值9797万元。其中,特色水产品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0%,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

我市水产养殖业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水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提档升级。5月10日,记者来到鑫鲜养鱼专业合作社,看到养殖户们正在捕捞鱼虾,门口停着不少来自外地的采购车辆。“为提升合作社的效益,我们专门引进了泥鳅、小龙虾等特色品种,并由市水产服务中心的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养殖的生态水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合作社负责人程明湖告诉记者。

“每到水产品销售旺季,我们都会来到鑫鲜养鱼专业合作社,采购合作社社员养殖的小龙虾。这些水产品不仅绿色生态,而且能够及时捕捞,当场销售,我们感到特别放心。”与合作社有着长期合作关系、来自临沂的一名采购商说。

据市水产服务中心主任生兆普介绍,为增强全市水产品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和推行健康养殖,培育自身品牌,形成了滕州特色。此外,通过集约化经营,将分散的养殖户联合起来,成立渔民经济合作组织,让广大渔民抱团闯市场。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渔民经济合作组织20个,入社养殖面积3万余亩。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宏观形势下,水产养殖业对繁荣地方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生兆普说,目前,我市已发展泥鳅养殖面积3500余亩、中华鳖300亩,全年孵化泥鳅、水蛭苗6亿尾。特色品种的专养或主养效益大幅提高,渔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8万元。

水产养殖业的专业化发展,有效带动了我市水产市场的繁荣。其中,善国水产粮油市场借助“中国淡水鱼烹饪之乡”的美誉,淡水鱼产品常年热销。“我们水产区销售的淡水鱼大多来自微山湖。除了满足本地市民外,还有很多外地客商慕名而来,现在市场内的水产商户有80余家,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市场负责人马军运说。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