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问在这里可以办理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手续吗?”“可以,请您到大厅3号窗口办理。”5月5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滨湖分中心,记者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
将原来多个单位承担的多项职能权限,下放到一个服务中心行使,是滨湖镇围绕落实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实施的一项崭新举措,也是该镇在乡镇机关“大部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
“我们中心建立了下放权限动态调整机制,新增了与群众联系密切的民政、计生、建筑工程管理、农机等放权部门,使下放权限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中心负责人秦军说,目前,23个市直部门的207项管理权限已全部下放到了中心,并依法行使了职权。
这仅是滨湖镇实施“大部制”改革的一部分。时下,走进滨湖镇党委政府大楼,会发现这里原有的“七站、八所、五办、六中心”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机构设置模式。
“按照‘精简、效能、统一、扁平’原则,镇里设置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卫生和计生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社会民生保障服务中心,市政务服务中心滨湖分中心管理办公室,形成了‘四办、三中心、一个派出机构’的格局。”镇宣传科科长杨磊介绍,现如今,滨湖镇原有的51个股级单位已调整为了17个一级管理岗位。
单位设置的精简,让具有执法权限部门的职责变得更加明晰起来。新成立的综合执法办公室,便以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性行政执法体制为抓手,通过归类合并同类项,统筹整合了住建、城管、环保、规划四个部门的城镇管理和执法职能。“如此一来,我们既能提高执法效能,又能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可谓一举多得。”该办公室副主任王光庆说。
“大部制”改革还牵扯到了人事方面的调整,其带来的是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例如,在包村干部调整方面,该镇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分别派驻原来在不同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并确定不同的单位进行帮扶。其中,每个办事处明确两名计生专职人员,归属办事处管理,负责指导本辖区的日常事务。
“这相当于原计生办由原来的31人办公,增加到了108人负责,进一步明确了计生主体责任,加强了计生力量。”该镇副镇长孙伟说。
“实施‘大部制’改革,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职能转变,在扩权强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我们坚信,通过一系列改革,滨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镇党委书记刘宗峰如是说。
据了解,滨湖镇是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之一。近年来,该镇通过破解镇域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为抓手,深化推进行政机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强镇扩权,走出了一条适合镇情、符合民情、贴合实情的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