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立、一业兴镇”,这是西岗过去发展的标签,很多人并不感到奇怪。现如今,再看西岗当刮目相看:今年第一季度,西岗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7.5亿元、利税实现3.6亿元,实施过千万元项目15个,完成项目投资7.5亿元,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
“工业是西岗镇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我们着力改变工业发展‘底色’,重点培植‘煤化工、精密铸造’两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服装加工、新型建材、家具制造’四大板块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全力打造工业转型发展的‘升级版’。”日前,在谈到工业转型发展时,西岗镇党委书记马峰这样说。
延长产业链条 煤化工产业迈上高端
市宏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张永安这两天异常忙碌,2000吨硅酸钠产品正准备装车,出口到韩国和日本。
“我们公司围绕推进节能减排,从低端向高端转型,提高产品档次,投资2.7亿元的功能化层析硅胶项目投产后,主要产品硅酸钠产能扩大了4倍以上,产品纯度、质量大幅提升。并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以硅酸钠为主要原料,生产高档硅胶,填补目前国内同类型硅胶的生产空白,实现由生产初级产品向生产高档产品的转变。同时,公司产品能耗降低35%以上,生产过程中废气、烟尘排放降低60%,生产成本降低20%。”张永安如是说。
“不转型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意味着倒退。我们重点对现有煤化工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企业在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了科技含量和规模效益的提升。”西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家鹤在接受采访时说。
市宏泰化工有限公司是西岗镇煤化工转型升级的典范企业。西岗镇依托韩国SK、江苏沙钢、安徽马钢、枣矿集团等知名企业,狠抓大项目建设和骨干企业培植,相继实施了盛源热电技改、世纪通泰技改等项目,推进了盛隆120万吨焦炭及配套发电、盛源宏达重苯深加工等项目,拉长了“焦炭—粗苯、焦油”、“焦炉煤气—甲醇”、“粗苯—纯苯”等产业链,推动产品往下游发展,链条向高端延伸,实现了煤化工产业的二次飞跃,提升了产业集群化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 精密铸造业昂首阔步
实现西岗的持续发展,产业转型是关键,企业转型是基础。
精密铸造业是西岗镇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产业总量小,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面对这一情况,西岗镇审时度势,引导精密铸造企业优化升级,提升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位于西岗镇境内的盛源荣达10万吨精密铸造项目是我市投资规模最大、技术起点最高、装备最先进的精密铸造项目,该项目在拆除淘汰原柴里煤矿铸造厂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利用原厂址进行建设,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税3亿元,成为鲁西南地区最大的精密铸造基地。该项目的投产达效,不仅为西岗镇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将改变全市乃至周边地区机械制造企业大部分铸件外购的局面,实现我市机械制造产业集群的就近上游配套。
10万吨精密铸造项目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精密铸造业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该镇加快盛源荣达精密铸造、枭隆机械、煤城机械等龙头领军企业培育,鼓励引导企业联大靠强,增资扩产,打响品牌,推动企业“二次创业”,使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小老板变成大老板,小厂房变成大基地。
积极培育发展 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雅仕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由洗煤产业成功转型发展的样本企业。4月中旬的一天,记者走进该公司看到,3600平方米的车间内,各式服装生产设备和等待加工的半成品随处可见,200余名工人正在蹬着缝纫机赶制发往日本的西服。“我们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抢抓机遇,企业成功实现转型。出口日本的这一个订单利润就能达到9万元。我们公司目前的订单已排到了年底。”公司董事长王斌高兴地说。
随着南方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在西岗镇的扶持指导下,20余家服装加工企业应运而生。目前,西岗镇境内服装加工企业年实现销售收入达3.8亿元,创利税7000余万元,安置就业岗位5000个。
培育新兴产业,西岗镇的另一抉择是新能源产业。目前,该镇以太阳能为主体,金阳新能源等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年产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0余万吨,年产值近3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家具等新兴产业,支持固泰新材料等企业围绕转型抓技改、换装备、上项目,使新兴产业在工业转型中的支撑更加坚实。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通过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加快发展,西岗由传统的工业重镇实现“华丽转身”,走上持续延伸、效益大幅提高的转型跨越发展之路,经济效益更好、发展后劲更足,开创了新常态下科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