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客户从网上发来信息,需订购一批苹果运到广州。我现在要在平台上调度一下,看哪辆车去最合适。”4月21日,三兴物流公司总经理倪召文边坐在办公室里操作电脑边向记者介绍。几分钟过后,他站起身来对记者说:“这单业务分配好了,工作人员马上就发单。”
一单物流业务通过点击几下鼠标,前后仅用几分钟时间就“搞定”,这种经营模式现已成为我市众多物流企业的经营“新常态”。近年来,随着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多元化,以“点到点”运输为主的传统物流业,在配送上遇到了效率和时间成本的制约。对此,我市物流企业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触网”,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迈出了传统产业转型的新步伐。
传统物流企业“触网”,对供需双方来说,关键是解决了迅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作对象的问题。作为近年来我市新成长起来的大型物流企业集散地,滕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中心现有物流企业上百家,这些企业承担的运输线路各不相同,但他们均可通过“滕州物流信息网”平台,准确找到适合自己的订单,做到有的放矢。
“俺跑运输多年了,以往是靠做老客户维持生意,路线、时间都受限制,配送效率特别低。现在好了,物流信息平台每天会更新几十条货运信息,俺可以在上面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订单。有时候同一条线路还可以同时配送几家的货物,效益大幅提升。”物流中心内的佳运物流公司经理张建华说。
不仅如此,通过传统物流企业“触网”,还让我市一批工业企业成为受益者。大川机床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机床生产企业,接到的大多数订单比较零散,且遍布全国各地。以往公司发货,只能挨家给物流公司打电话,运气不好的话,要用一两天时间才能“搞定”。“现在我们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可以最快的时间找到合适的线路,而且价格方面明码标价,我们再也不用在物流上操心了。”总经理朱勇说。
“传统物流业‘触网’,能够在管理监控、运营作业、金融支付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了整个物流供应链的信息化。”市经信局交通物流科科长高玮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在传统物流产业转型带动下,目前全市在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发展到近300家,去年货物物流总额达到了2079.1亿元,同比增长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