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讯(通讯员 王凤) 千亩核桃万棵柳,桃红柳绿菜花香……时下,走进官桥镇薛河湿地公园,笔者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柔软的柳枝吐露新芽、随风摇曳,不知名的花儿纷纷盛开,散发着迷人芬芳。沿着古薛河信步前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身心总能得到彻底放松,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官桥镇打造薛河湿地公园“十公里经济生态长廊”结出的硕果。古老的薛河孕育了独特的古薛文化,为延续薛河的美丽,今年,官桥镇多角度挖掘、高起点定位,以湿地保护为主题,以薛河生态景观为载体,以北辛文化为文脉,将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在薛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了“十公里经济生态长廊”,打造最具特色的城镇新名片。
薛河湿地公园是近年来官桥重点建设的一处生态景点,去年跻身省级湿地公园。公园面积432.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79.9公顷,拥有维管束植物238种,脊椎动物256种。此外,公园内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及鸳鸯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重点保护动物。
在物种丰富、生态良好的湿地公园内打造经济生态长廊,是对资源的再次开发利用。为增加生态长廊的“含金量”,该镇以“生态官桥·绿化行动”为载体,抓住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时期,将其列为重点工程,按照河道两侧各50米的宽度发展经济林的规划,集中连片栽植桃、梨、杏、苹果、核桃、大樱桃等苗木,确保该区域内新发展经济林不少于700亩。
为凸显生态效益,该镇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的造林原则,围绕薛河水系,突出“水中映绿”,实施绿色水系生态精品工程。今年,新栽植杨树2.6万棵、大叶女贞1.2万棵、柳树1700余棵,并在河堤内种植油菜花200余亩,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的绿化格局。
据了解,近年来,官桥镇围绕“依河为轴、靠河发展、作好水文章”的城镇建设思路,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强镇,建设宜居副中心城市,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官桥,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