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新常态 新观察:千余家农合组织带头“土里掘金”

时间:2015-04-01 来源:滕州日报社

“要想靠种地赚钱,就得有规模。”3月27日,西岗镇半阁村村民宋志帅看着绿油油的麦田高兴地说。宋志帅承包了西岗镇半阁村500亩土地,成立了富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他都将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费交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将其分配给村民。

本来,土地流转费随行就市,对农民来说,把地包给谁都一样,但半阁村村民更乐意把土地流转给宋致帅。其中缘由,是因为他一次性拿出了23万元的流转费,让村民看到了他的经济实力,吃了颗“定心丸”。

“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利好政策,土地使用产权证可以抵押贷款,这极大缓解了资金难题,俺农民搞大面积种植必会大有作为。”宋志帅说。

现如今,随着全市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像宋致帅这样的种植大户在我市并非个例。据市经管局局长盖立洪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发展新途径,创建多种形式的对外参与市场竞争、对内提供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1450家,成员总数15.81万户,带动农户16.8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得“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迅速推广,有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颜士美便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之一。

去年3月,颜士美响应号召,创办了班墨生态家庭农场。在农场成立之初,她便决定将60%的蔬菜采取订单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并与滕阳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由该合作社统一供应种子、肥料。待收获时,双方商定最低收购价格。通过这一模式,去年农场收益达到7万元。

农场有了收益,农户的收入如何呢?颜士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一亩地给村民1000元的流转费,村民出去打工,一年能赚2万元左右;以往,村民依靠自己种地,一亩地一年最好的收益也只能达到2000元左右。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让农民群众告别了以往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落后生产模式,破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盖立洪说。他表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经营,还培养了一大批有头脑、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目前,全市依托160家种植大户、120家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到“土里掘金”队伍中来。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