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医改“红利”惠百姓——我市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纪实

时间:2015-03-27 来源:滕州日报社

卫生事业关系广大群众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一直以来,在县级公立医院中,一方面存在群众看病成本高和费用高、药品价格虚高不下、政府卫生投入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优势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务人员缺乏,且医疗服务价格较低,劳务价值得不到根本体现。这些问题,仍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得到缓解,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医改成果犹如春风温暖了广大群众的心。

医改,关乎民生,惠泽群众。

2009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标志着新一轮医改“破冰”启航。

我市自列入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以来,成立了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重大投资、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的拟定和修订等决策事项和院长选聘与薪酬制定,并监督医院运行。医管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的决策执行和日常事务工作。

市卫计局按照上级规定的改革内容和时间节点,围绕改革总体要求,坚持“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原则,精心测算相关数据,科学充分论证,制定下发了《滕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

2月16日,洪绪镇西赵沟村村民胡爱红陪着父亲来到市中心人民医院看完病后,到门诊药房取药,一共买了三盒药,她拿着药单仔细查看欣喜地发现,相同数量的药,收费比以前降低了。“收费比原来便宜了10元,我们真是尝到了医改的甜头。”在谈到医改带来的好处时,胡爱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胡爱红所说的变化,得益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自去年10月1日起,市中心人民医院、中医医院两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草药、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对县级公立医院来说,药品收入占比较大,取消药品加成,就意味着医院“伤筋动骨”。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等多方共担。

公立医院改革实施4个月以来,市中心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共零差率销售药品1.48亿余元,按照原零售价核算,让利患者2222.31万元。门诊接诊患者69.7万余人次,出院病人3.6万余人,门诊人均费用由9月份的143.16元/人次下降至141.25元/人次,下降了1.33%,住院人均费用由9月份的7839.24元/人下降至7834.48元/人,下降了0.06%。

2014年,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全市医院中率先推行门诊“一卡通”预交金充值服务系统后,广大患者感受到了就医的快捷和方便。

3月10日,今年70岁的史玉凤因需定期查体,来到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在门诊楼的挂号收费处办理了门诊“一卡通”,随后挂号并充值了600元。史玉凤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内分泌糖尿病门诊就诊,做检查、开处方、取药等就诊环节并没有向往常到收费处交费,而是直接在就诊过程中刷卡扣费。“现在有了这个卡,不用再楼上楼下排队交费了,为我们节省了就诊等待时间。”史玉凤高兴地说。

除了推行的门诊“一卡通”系统外,市卫计局还探索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鼓励患者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管理,严格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加强医疗行风建设,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同时,以市中心人民医院为龙头,突出市中医医院特色,强化医院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