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辛街道,生机盎然。走进北辛,人们会被扑面而来的新绿所陶醉:银杏树挺拔俊秀,桃树姿态优雅……街道干部群众挥镐舞锨,挖坑、栽树、浇水、运苗,植树造林热火朝天,沟渠河畔换上了新装。而一幅幅美如画的景色正是北辛街道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发展绿色经济的最好例证。
“生态林”带活近郊游
被称为“天然氧吧”的荆泉水源地特级保护区,坐落在北辛街道俞寨居,是我市城区居民的饮用水供水区,经过多年人工养护,保护区内树种繁多,形成乔木、灌木等植物竞秀的大型植物园。
近年来,北辛街道不断加大对水源地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的投入,对保护区内和整个辖区不间断地植树育林,使森林覆盖率达90%。按照“一居一特色、一居一景点、一居一产业”的要求,确定了年度创建名单,分批、分层、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创建,相继建成各级命名的生态文明居、美丽乡村26个。目前,我市首个大型植物园——北辛植物园正在紧张建设当中,不久即可成为广大居民漫步休闲的理想场地,形成特色各异、风格独特的“可憩可游、宜商宜居”的绿色生态精品观光带。
“经济林”鼓起钱袋子
一片经济林就是居集体和居民的“绿色提款机”。该街道大力推进“生态-经济-环境”协同发展,以发展成片经济林提高居民收入。先后在俞寨、侯王建成600亩的银杏林苗木繁殖基地和成品经济林,在周庄、于岗、于楼发展绿化苗圃200余亩,形成了育苗、种植、经营的良性产业链条,每年可实现利润600余万元。
近年来,该街道依托银杏林,大力提高银杏产品附加值,主动与外界联系,既能出售绿化银杏苗木,又能销售银杏果和银杏叶,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居民增加收入2万多元。现在有很多人成了苗木老板,生意做到了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年收入都达到几十万元。
“绿化林”美了好心情
无论漫步在城区的主要干道,还是悠闲地畅游在乡间小道,展现在眼前的都是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为了让城乡的每个元素都“绿”起来,该街道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创建,采取多种林木立体垂直绿化方式,栽植樱花、雪松、广玉兰、垂柳、木槿、紫叶李、黄杨、冬青、红叶石楠等多种苗木,大大增加了城乡绿化面积。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优美的城乡环境不仅给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去处,也给人们带来了好心情,置身于北辛街道的精品绿化带当中,带给人们的是一种静谧和醉人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