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新常态下开启新征程——我市“理性务实抓发展”工作纪实(上)

时间:2015-02-13 来源:滕州日报社

编者按:2014年已经过去,时代赋予了这一年太多的意义。一年来,面对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市坚持理性务实抓发展,全力以赴惠民生,准确地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总结一年的工作,本报将利用两个篇章刊发“‘理性务实抓发展’工作纪实”,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舞士气,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对于忙碌的脚步,365天显得匆匆而过。

2014年的滕州,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全市上下积极应对,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理性务实抓发展,全力以赴惠民生,在方兴未艾的“新常态”下,容纳下改革的激荡,跨越出稳健的发展步伐。全市生产总值实现98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9亿元。我市在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列第18位,比上年提升4个位次,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顺应发展趋势,以新思路抢抓新机遇

2014年4月,新华社《特供分析报告》以《差异化科学发展的滕州实践及启示》为题,用内参专刊的形式对我市差异化特色化考核工作进行专题报道。新华社缘何如此关注我市差异化考核工作?这源于,同月,省委、省政府下发考核工作意见,倡导差异化特色化考核,而我市已运行这种考核方式2年多。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

近年来,我市始终以大视野研判发展形势,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阶段,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域城镇化”、“差异化考核”等发展目标和理念,顺应了新常态下的发展格局。

战略上的领先,为我市赢得了发展布局上的先发优势,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县、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省“多规合一”试点县、全省农村公路网化试点县、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县、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

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面对全国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期,我市成功列入一系列深化改革试点,为全市各项事业科学、持续发展抢占了先机。

推动经济转型,以新导向培育新优势

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产业转型升级是关键。围绕培育经济发展新的竞争优势,我市坚持把提升质量效益作为根本导向,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服务业专业化战略。三次产业比例调整的增减变化,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

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希望和潜力。围绕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品牌和规模,我市大力实施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战略,着力推进服务业竞争力和城市辐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红星美凯龙、大润发等知名品牌相继落地,我市成为鲁南地区服务业知名品牌最多、最集中的县市;全年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服务业重点项目175个,完成年度投资345.6亿元,其中3个项目列入省服务业重点项目,11个项目列入省旅游重点项目;各类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46家,商贸物流园区列入省重点服务业园区,我市货运总量稳居全国县级首位;省政府研究室决策参阅专题介绍我市服务业发展经验……一年来,服务业发展喜报频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391.5亿元,同比增长9%。

工业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2014年7月,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研发课题,荣获全国科技重大专项年度立项课题,获得专项补贴2900多万元,成为我市近年来首个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项目,标志着“滕州制造”向“滕州创造”、“滕州标准”又迈出了可喜一步。围绕提高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提升集群化发展水平,一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工业振兴“265”工程,机械机床、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两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702亿元、551亿元,滕州中小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基地被列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六个百亿产业板块持续发力,玻璃深加工、食品加工成功突破百亿,《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对我市玻璃产业进行宣传报道;五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生物医药率先完成五十亿培育目标。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成效显著,全年申请国家专利1100件,新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处,新设立院士工作站2家,总数达到7家;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总数达到25家。全市新增规上企业25家,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1339亿元、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7%、6.6%。

农业兴,天下安,民心稳。为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优势,我市加快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现代农业改革和建设试点县建设,实施了农田高效节水等10项重点水利工程,投入千亿斤粮食专项资金1800万元,新增高标准粮田3.6万亩,全市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达70万亩;全市80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实施玉米“一防双减”项目20万亩,其中飞防面积达80%以上;新增6家枣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对12万亩遭风灾、雹灾小麦试行查勘定损,理赔1700万元。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97.7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

积聚发展潜力,以新胸怀打基础利长远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和动力。面对日益趋紧的生产要素,在项目建设上,我市着力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优化项目结构和覆盖面,以扎实有效的举措,推进项目实实在在的进展。2014年,我市共开工过亿元重点项目86个,完成投资362.3亿元;其中,总投资过30亿元的项目13个,过100亿元的项目4个。先后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35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40亿元,增长21%。

2013年7月,滕州(义乌)真爱商城破土动工,今年1月21日,该商城开业运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30万平方米营业房建成并投入运营,5000多个商铺集聚3800多户商家,所售商品涵盖25大行业80多万种商品,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一站式批零采购基地。

而此刻,滕州人熟识的“西市场”与新商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爱商城:总投资110亿元,是山东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全国重点培育市场,该项目不仅发挥了作为专业市场的商业引领价值,也成为改善“滕西”人居环境的“起爆点”,实现了重点项目经济、民生等多项功能的结合。

除此之外,总投资180亿元的联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项目列入山东省重点项目,目前已正式投产,实现了由低附加值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跨越;鲁化与山东杭氧合作实施的总投资10亿元的空分装置一体化项目快速推进,与深圳芭田合作的100万吨生态复合肥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总投资36亿元的中国玻璃城、总投资20亿元的红荷专用汽车、总投资13.7亿元的卷烟厂扩建等项目扎实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微山湖古镇项目一期建成运营;总投资100亿元的兴盟国际商城进展顺利;总投资30亿元的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开业运营,入驻400余家国内外一线家居品牌;总投资40亿元的德意君瑞国际广场、总投资12亿元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总投资12.5亿元的滕州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的大润发超市快速推进;总投资15.5亿元的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将为我市年调水70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每个项目的顺利推进都得到了如孩童般的精心呵护。为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我市采取“一对一”、“流水会议”的方式,由各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重点介绍项目进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现场回答“怎么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再逐个“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累计解决各类问题31项,保证了项目快速推进。

工业项目、服务业项目、城建项目;1个项目、10个项目、100个项目……一个个崛起的重点项目,如积聚的发展“动力源”,在我们身边悄然成长。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