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东郭镇的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只见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先进设备高速运转,几名质检员正在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现已投资1.2亿元启动了变性淀粉、结晶糖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将跃居枣庄同类企业首位、鲁南地区前列。
山东恒仁工贸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该公司抓住我市粮食高产多产这一资源优势,强化技改和产品研发投资,在规模膨胀和产品创新上实现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市众多农业企业中,实现由小作坊到产业龙头、由单一化农产品初加工到深加工后出口创汇的典型代表。
据市农业部门2月3日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拥有枣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枣庄市级龙头企业54家,初步形成了以盈泰集团等为龙头的畜禽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恒仁工贸等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以恒裕食品等为龙头的果蔬加工产业集群,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为龙头的物流产业集群,种养加相衔接、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日渐成熟。
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多,有效提升了全市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达到了带动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
大坞镇现代农业示范园是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市恒裕食品有限公司的蔬菜“生产车间”。连日来,该示范园内人头攒动,村民们正一心扑在地里忙着种植早春马铃薯。据恒裕食品公司经理刘恒涛介绍,该公司去年出口保鲜马铃薯1.8万吨、脱水蔬菜600吨,出口创汇达到310万美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公司推行的土地规模集约经营模式。
“去年,我们公司在大坞镇福兴村集约土地400亩,用于设施蔬菜种植,福兴村村民可以带着土地入股,年终以保底价进行分红,让村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赚了更多钱。”刘恒涛说。
为进一步放大农业产业化带来的收益,近年来,我市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大力实施“龙头(合作社)+基地+标准+品牌+市场”五位一体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健全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同时,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开展农业品牌创建,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