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主动适应新常态 谋划推动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二)

时间:2015-01-17 来源:滕州日报社

实施五大战略 壮大经济实力

    以更大力度推进全域城镇化战略。我们积极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高铁新区和微山湖综合旅游区为两翼;以滨湖大坞片区、西岗级索片区、张汪官桥柴胡店片区、东郭片区为四个副中心城区,界河、龙阳、木石、羊庄、姜屯、鲍沟六个镇为节点;以秀美荆河为主轴,打造北部旅游及生态农业、中部都市产业、南部历史文化和生态旅游三大功能区“一体两翼、四副六点、一轴三区”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品质。继续按照“东跨、西改、南延、北拓、中疏”的发展思路,推动“镇改街”工作,促进城市扩容。抓好三里河区域等4个棚户区征收和塔寺南路等19个棚改续建工程,确保年底回迁上房率达到80%。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大城管”格局,加快数字城管建设。

    以更大力度推进服务业专业化战略。我们要围绕打造“九省通衢古善国、宜商宜居新滕州”的城市形象,编制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扩大规模、聚集品牌、提升实力。全年实施投资过5000万元服务业重点项目132个,完成年度投资273亿元。提档升级传统服务业,围绕做强“大旅游”,抓好景区景点建设,理顺微山湖湿地景区管理体制,争创AAAAA级景区。围绕做强“大商贸”,着力构建“四大商圈”“十条特色商业街区”。围绕做强“大物流”,加快推进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三期等项目建设,构筑公铁水联运大物流格局。

    以更大力度推进工业集群化战略。我们要坚持“工业强市、产业立市”不动摇,继续实施“265”产业培育和“5633”企业培植工程,全面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推动两大支柱产业“大转强”,力争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机床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实现600亿元、720亿元。推动六大优势产业“低转高”,推动项目建设,力争玻璃深加工等六大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450亿元。推动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散转聚”,力争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个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总收入达到126亿元。提升骨干企业规模实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企业达到15家。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扶持200家优质中小微企业,鼓励走“专精特新”道路,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创新驱动,让创新更紧密地结合产业发展,不断转化为新产品、新项目、新产业。

    以更大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扎实推动“两区一试点”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实施“332211”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粮食总产突破100万吨;规范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园场50处,新建改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100处,改造标准化鱼塘6000亩,发展林果面积1.3万亩、花卉苗木1.2万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

    以更大力度推进镇域特色化战略。健全差异化考核机制,科学设置三类镇街的考核指标体系,发挥导向引领作用。完善镇街差异化发展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镇街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市镇财税体制改革,下放部分市属企业管理权限,提高镇街财政保障能力。深化扩权强镇改革,赋予镇级更多的发展自主权,赋予高铁新区和滨湖、西岗、级索市级管理权限,激发镇街发展活力。引导镇街立足优势, 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镇域经济实力,打造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争取更多镇街进入全国、全省强镇前列。

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高群众满意度

    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扩大社会保障成果,健全城乡一体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实现企业社保扩面8000人以上。规范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大病救助、五保供养等制度,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创业800人,“双零家庭”动态消零。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新增养老床位1400张。推进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一卡通”。加快市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扩建工程建设。抓好住房保障,新建经济适用房446套。

    发展更加普惠的社会事业。统筹抓好各类教育,优化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严格新建小区教育设施配套标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抓好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群众问诊就医;推进骨干医院内涵式发展,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重点学科,把我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新建改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个、村级文化大院100个,组织好“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墨子鲁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抓好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升人口素质。

    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作用;推行“五位一体”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实施“411”法治惠民工程,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扩大无线宽带免费体验区覆盖范围,整合推进“滕城一卡通”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全力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普示范市等创建工作。今年我们将集中力量办好“十件实事”:①改造提升教育设施,新建改扩建城区学校10处、农村薄弱学校15处。②优化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国家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园项目,新建界河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完成村居标准化卫生室配套建设60处。③改善升级村村通道路10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养护378公里;改造背街小巷6条,新建林荫停车场10处。④实施城乡管道燃气镇镇通工程,建设中低压管网60公里。⑤新建供水管网87公里,解决7.1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⑥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改造用电标准村200个。⑦拓展公共休闲空间,建设2处市民公园;提档升级100个村居体育健身设施。⑧新增天然气清洁能源公交车30部,淘汰更新黄标公交车100部,新建港湾式公交站点74个;新增公共自行车2000辆,新建站点60处。⑨提升为农服务功能,新建供销为农服务中心10处。⑩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村级保洁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保洁水平;新建改建公厕30座。

推进依法行政 转变政府职能

    更加突出“新”的转变。我们要从思想理念上转变,坚决冲破不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观念,坚决摒弃头脑里不应有的条条框框,立足新变化、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创新性思维谋划工作,以创造性举措促进发展。

    更加彰显“法”的精神。我们要自觉敬畏法律、遵守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坚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主动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继续办好市长公开电话和市长信箱,推进政务公开透明。

    更加注重“为”的理念。我们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凡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能更好解决的事情,要简政放权、松绑支持、不去干预,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凡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事情,要主动补位,投入更多的精力,把该管的管好、管到位,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创造更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

    更加倡树“实”的作风。我们要紧紧围绕确定的任务目标,勇于担当,不回避矛盾、不推脱责任,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效率破难题、抓落实、谋发展。要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真正走出去、靠上去、沉下去。继续开展好“电视问政”“效能在行动——直通重点项目”“网络问政”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办事时效。

    更加强化“廉”的操守。政府全体工作人员要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要加强和完善行政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制度规范约束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面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深化改革 激发发展活力

    改革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动权,紧紧抓住纳入各项试点的机遇,敢闯敢试、率先发力,努力在新一轮改革大潮中争取更多红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政务服务平台“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体系,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财政专项资金负面清单制度,准确把握“营改增”、消费税、房地产税等财税改革精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镇落户条件,促进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

加强生态建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努力让滕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狠抓节能减排,用好新《环保法》这把利剑,坚持铁腕治污,强化源头控制,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循环经济,推广应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整治“三高两低”和“五小”企业,不折不扣完成节能减排指标。强化环境保护,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城市扬尘、渣土运输、油烟烧烤和机动车尾气专项治理,加大“煤改气”力度,全面取缔建成区内燃煤锅炉。抓好黄标车淘汰和禁行工作,健全大气污染预测预警体系和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系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排污企业再提高工程,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加大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推广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加强荆泉、羊庄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抓好采煤塌陷地及破损山体治理,搞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抓好红荷路绿道、重点区域荒山绿化等十大重点工程,培植发展柴胡店核桃、羊庄乡土苗木等十大林业产业基地,推进封山育林、镇村绿化等工程建设。新增成片造林3.5万亩、城市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2%。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