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请陪审员到系统自动反馈排期信息,前后不到10分钟,工作效率真高啊!”近日,李某与某开发公司拆迁补偿合同纠纷在分案排期阶段就确定了人民陪审员,效率之快令承办法官都十分惊喜。
这是市法院通过信息化建设,使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驶上信息高速路的一个缩影。去年,该院将人民陪审员日常管理、参审调度和考核监督等工作纳入网络管理,建成“人民陪审员信息管理系统”,走出了一条“开庭调度信息化、管理模式集约化、综合考评科学化”的数字化应用高速之路。目前,该系统已自动确认陪审申请193件243人次,大大减轻了法官工作量。
据人民陪审员办公室主任郝爱民介绍,以往,在组织合议庭或开庭前,法官均需自行联络陪审员,加之人员变动的随意性较大,工作效率很低。现在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时,法官无需自行联系,只需在开庭排期前登录系统,一键点击“申请陪审员”选项,将“申请部门、陪审时间、申请人数、是否需专业特长”等要求填写提交,人民陪审员办公室即会根据法官提交的信息,对全院陪审员进行随机抽取,并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案件承办部门及承办人。
另外,该管理系统设置了人员管理、参审案件和业绩考核等6大功能模块20项具体功能,将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管理和考核等信息情况全部纳入系统之中,实现了层级式、全方位、动态化管理,有效解决了陪审事务管理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该系统还与法院门户平台进行了融合对接,人民陪审员在接到参审通知后,即可登录审判管理系统,查询所参审案件的有关情况,改变了过去传统阅卷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