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话,却真实反映着工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这其中,产业集群无疑扮演了“领头雁”的角色。
日前,市经信局发布统计数据:前三季度,我市煤化工、机械机床等13大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27.5亿元,平均增长8.7%。
13大产业集群如同13个强磁场,将有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强势效应。那么,发展产业集群对我市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和工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哪些影响?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实地探访。
■影响之一 龙头企业越做越强
有人说,没有“鲁化”就没有滕州煤化工产业集群。这话不假,凭借着鲁化公司先进的水煤浆加压气化等技术,吸引了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落地。新能凤凰生产的甲醇,又招来了能够消化甲醇的联想控股滕州化工基地项目……
“一个龙头项目的落户,往往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集群的诞生。”市经信局局长韩业河说,以龙头带动一个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就是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路线图”。通过这个途径,不仅繁荣了产业,而且让龙头企业变得更强大。
以煤化工产业集群为例。前三季度,兖矿鲁南化肥厂、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兖矿国泰乙酰化工有限公司三家“兄弟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近40亿元,以此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412.5亿元,仅次于主营业务收入为525亿元的机械机床产业集群。
无独有偶。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的龙头腾达不锈钢、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的龙头金晶玻璃、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龙头恒仁工贸等企业,他们到年底的销售收入均将超过10亿元。此外,他们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打造集群龙头品牌,推动着整个产业链的提档升级。
■影响之二 关联企业获得大效益
11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鲍沟镇的中国现代玻璃城,只见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个颇具规模和实力的产业园区呼之欲出。
该园区内的腾海玻雕公司是一家集玻璃雕刻、移门工艺玻璃生产等于一体的民企。谈及入园的好处,公司负责人闵宪虎说,腾海玻雕所用的原料基本来自园区内的金晶玻璃公司。他们拿到的原料不单“新鲜热乎”,关键是能省去运输等一大笔费用。
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在园区不仅腾海玻雕一家公司享受到了。“入园后,企业能够共享配套设施,市场信息也能共享,而且还能互通有无……”园区内的很多玻璃深加工企业老板如是评说。
鲍沟镇招商分局局长张显超告诉记者,在壮大玻璃深加工产业集群中,我市规划建设了玻璃城,让大大小小企业入园,吸附在产业链上,破解了小企业“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也吸引了关联项目来此落户。
■影响之三 要素集聚增强创新动力
日前,记者走进益康药业集团,只见生产车间里人机繁忙。今年,益康药业集团下定决心,投入1.12亿元技改资金用于企业转型升级。
“市里打造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渐壮大,倒逼着我们实施技改升级,这样才能在全市同行业中处于绝对的‘龙头’地位。”公司负责人高肇林说。
生物医药产业是新兴产业,技术上的投入程度决定了企业发展档次。在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中,我市着力引导创新要素向集群集聚,通过搭建企业技术研发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培育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促进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增强产业内的创新动力。
韩业河说,产业集群如同一个无形的“反应堆”,通过向里面投放技术、资金乃至土地等要素,最终形成助推企业快速成长的动力源。此外,产业集群的壮大,让企业明确了方向,增强了转型升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