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20万吨/年生态复合肥生产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该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进入调试阶段。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是由兖矿鲁南化工公司与深圳芭田公司合资合作的新型项目,将为鲁南化工多元产品家族增添新成员。
在煤化工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今天,该项目之所以“新”,不无原因。据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徐云端介绍,通过建设20万吨/年生态复合肥生产项目,能够就地“消化”鲁化公司生产的尿素,提升肥料的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改善产品结构。这也是今年我市在发展煤化工产业中,坚持“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原则,助力煤化工企业强势突围的具体表现。
面对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新兴产业竞争力不强等严峻形势,实施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对此,我市集中优质资源和要素向骨干企业倾斜,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打破所有制限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拓宽与有实力企业的合作领域,形成1+1>2的“叠加效应”,破解当前发展僵局。
实施转型并非只是完善产业链条,提高技术水平也是关键所在。徐云端告诉记者,鲁化公司在与深圳芭田公司合资共建新项目的同时,还与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62500立方米/小时空分装置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实现园区内的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改项目。”徐云端说。
通过实施一系列做法,让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条件,使我市煤化工产业在逆境中实现了提质增效。据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市煤化工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2.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煤化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实现295.7亿元、28.6亿元,分别增长6.8%、12.6%。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