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巧借生态名片 做大发展蛋糕——柴胡店镇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侧记

时间:2014-11-17 来源:滕州日报社

位于滕州南部的柴胡店镇,既非工业强镇,也不是商贸集聚地,却经常吸引着一批批中外客商和游人前来观光和洽谈贸易。究其原因,他们正是奔着柴胡店镇“生态”这个金字招牌而来。

柴胡店镇不靠城,不沿道,商贸流通滞后,乡村企业稀少,本是个典型的农业镇。但是,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挖掘内在潜力,抢抓发展机遇,确定了纵深推进“生态旅游特色化、现代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绿色化、城镇建设精品化”四大发展战略,用心擦亮生态“名片”。时下,通过生态建设,柴胡店镇保住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当地老百姓也从生态建设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生态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风生水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强力推动了镇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立足旅游定位 加快特色发展

如果你是一位热爱大自然的人,既喜欢大海的狂野和磅礴,又欣赏大山的巍峨和壮美,那么相信柴胡店镇的特色旅游也能满足你“挑剔”的选择。时下,携上三五好友,骑上单车,徜徉在柴胡店镇境内的绿道上,大可悠然自得地过一天“慢生活”。如果还嫌单调,走下绿道来到“省级特色传统村落”葫芦套老村和葫芦套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定会让你感受到“时光倒流”……

随着自驾游、近郊游等短线出行方式兴起,集聚在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成为市民的新宠,“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游乡间山水”成为旅游新时尚。因此,该镇充分发挥文化、山水、生态资源优势,注重整体布局,加快乡村旅游闭合圈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让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构建以刘村梨园、葫芦套铁路主题公园、老君院文化创意园、孟尝君庄园等四园为主题,以古薛河、十字河、小魏河等沿河生态观光带为主脉,以森林公园绿道建设为主线,全力打造“四园三河一绿道”乡村旅游一日游闭合圈。同时,注重配套服务,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模式。

擦亮生态名片 优化发展环境

去年,柴胡店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这无疑为该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11月10日,记者来到投资5000万元的大自然农业观光项目现场看到,到处都是栽种的核桃树,山风吹来,林涛阵阵。据悉,该项目目前流转山区林地4200余亩,发展核桃、金银花2000余亩。这样兼具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的项目在该镇不胜枚举。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柴胡店镇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该镇积极擦亮“国家级生态镇”名片,努力在“生态、文明、和谐”上做文章,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城镇化进程,以环卫一体化工作全覆盖为依托,投资500余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并启动污水处理厂和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实现垃圾集中清运、污水无害化处理。同时,科学规划、突出亮点,竭力拓宽精品小城镇发展空间,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落实,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提升镇村形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

建设森林公园 构筑生态屏障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柴胡店镇,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整洁的景观街路、鳞次栉比的楼房、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处处展现着现代气息。这时,村民总会善意地“提醒”:眼前的一切之所以“养眼”,正是由于这里的“背景”好。村民口中的“背景”正是这里的绿化,诚然,林木接近50%的覆盖率不仅让村民有资本骄傲,也为这里赢得了“森林公园”的称号。

柴胡店镇立足东部山区实际,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推进造林步伐。抢抓墨子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契机,实施十项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全力打造精品森林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今年,投资300余万元完成成片造林4000余亩,栽植各类林木20余万株。其中,对造林难度大的荒山,栽植侧柏等防护林1000余亩;对条件相对好的,栽植优质核桃等经济林3000余亩,全镇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8万亩。结合城镇化提升工程建设,投资300余万元,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完成河滨路、梨园旅游路28.6公里绿化提升,新增立体式绿化带6.5万平方米;对山官路、柴羊路等5条主干道两侧绿化带进行了补植更新,做好镇驻地绿化提升工作,切实构筑了一道鲁南生态屏障。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