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董沂峰到官桥镇调研汉代墓群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

时间:2014-11-14 来源:市信息化服务中心

    11月14日,市委书记董沂峰到官桥镇调研汉代墓群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时指出,滕州历史悠久,文化昌盛,文物古迹众多,各级各部门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全力保护、发掘好历史遗迹,展现滕州历史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滕州历史文脉,更好提升滕州城市文化品质。市领导张宪依参加活动。

董沂峰一行在汉代墓群抢救发掘现场听取情况汇报

    当天上午,董沂峰一行来到位于官桥镇中心小学内的汉代墓群抢救性发掘现场,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并对汉代墓群抢救性发掘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董沂峰说,官桥镇中心小学内的汉代家族墓群,是我市近年来发现的规模集中、面积较大的汉代墓葬群,对研究滕州历史、挖掘滕州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保护文物、发掘历史、传承文化,是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市文化、公安等部门以及官桥镇,在做足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做好汉墓群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

    董沂峰强调,要拨出专款资金,开展抢救性发掘,确保发掘工作有序进行。要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文物发掘现场安全。要及时研究发掘成果,做好记录、绘图等工作,为下步的文物保护提供参考依据。要适时结合好官桥文物丰富的特点,超前谋划,做足做实文化旅游文章。要认真听取权威专家的意见,通过保护性发掘,论证适宜的文物保护形式,通过共同努力,传承好滕州历史文化,展示好滕州文化底蕴。

汉代墓群抢救性发掘现场

    据了解,今年10月底,市汉画像石馆接到群众举报,在官桥镇中心小学院内发现古墓,得知这一情况后,该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发现的古墓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发掘面积已扩展到1200平方米,抢救性发掘出汉代家族性墓葬34座。据现场专家介绍,从墓葬结构来看多数为竖穴石室墓,其结构类型丰富多样,现场出土铜镜、灰陶罐、绿釉盘口壶、五铢钱等文物50多件。尤其是,在合葬墓中,墓室的隔板以开窗开口形式的首次被发现,这在全国汉墓发掘中也是极少存在的。官桥中心小学汉代家族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家族墓地的演变、汉代的丧葬习俗、石室墓的发展变化,乃至滕州文化的传承历史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燕鸿 拍摄)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