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是一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对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积极性,从即日起,本报开设“同住一座城 共爱一个家”栏目,通过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报道形式,展示我市在“创城”过程中所采取的有力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就,带领全市人民感受“创城”为城市带来的新变化、新发展,以此激发全市人民形成和保持争先争上的精神状态,为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添砖加瓦,奉献力量。
深秋时节,徜徉在善国大地的大街小巷,放眼望去,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闯红灯的少了,文明礼让的多了;穿越护栏的少了,各行其道的多了。大街小巷内,居民小区里,随处可见整洁有序,四处可睹温馨文明。
这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正源自于我市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启动。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整体文明和谐程度的综合反映,不仅意味着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欣欣向荣的文化氛围,更意味着市民朝夕与共的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在工作中,我市以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就是希望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增强市民文明意识,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对外形象。
随着“创城”工作的扎实推进,我市各部门积极参与,迅速开展,对照创建目标,突破顽疾,创新管理,提升城市形象,让大美滕州“笑”起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深化“创城”工作,不仅要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大动脉”,还要抓诚信制度建设这样的“毛细血管”。为此,我市创新工作措施,细化责任分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我市各级各部门对照任务目标,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责任,为扎实推进创城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城”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更需要广大市民广泛和自觉参与。基于此,我市广泛深入地宣传和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出计策、献力量。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群众成了创城工作的主角,社区建设、城市管理、意见征求……各项工作中处处涌动着群众的身影,也掀起了“创城”的新热潮。
“创城”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不仅是为了争夺一块“牌子”,而是要通过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优化城市环境、改善群众生活,切实让群众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各项“红利”,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