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因邻里间的琐碎小事发生冲突的两位村民,来到设在姜屯司法所内的“光耀调解室”,让正在值班的调解员分个里表、给个说法。首席调解员杨光耀听了双方的原委后,耐心地给他们讲理说法、陈述利害,最后用古时的一则小故事“千里投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说得这两位原本怒气冲冲的村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于是各退一步、握手言欢,心平气和而去。
以姜屯镇司法所指导员杨光耀名字命名的“光耀调解室”,是我市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这是市司法局积极构建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法治建设进程所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名人效应”,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一种有益尝试。
“光耀调解室”主调解员杨光耀,今年32岁,2004年就开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为人坦率正直,办事公道公正,说话鞭辟入里,调解经验丰富,在当地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近年来,他先后调解各类纠纷160余起,其中疑难纠纷30余起,防止“民转刑”案件6起、预防群众性上访事件20起,调解率达到100%,调解成功率达到99%,为当事人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0多万元,多次被枣庄、滕州两级市授予“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
据了解,“光耀调解室”主要负责婚姻、家庭、邻里等民间纠纷以及宅基地纠纷等社会矛盾的调处工作,现有首席调解员3人,调解队伍达到20余人。自10月份成立以来,“光耀调解室”不拘于固有的民间调解形式,巧用公序良俗原则化解村民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效果。目前,该工作室共调处矛盾纠纷60余件,成功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