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索讯(通讯员 闫洁 孙建) “我们的培训基地共分三个车间,目前第一个车间已启用,第二个车间12月中旬可建成,第三个车间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待基地全面启用后,可同时轮训分路、量码、腌肠等技术工460人,极大缩短项目建成后的投产过渡期,实现项目即建成、员工即上岗、企业即达效。”10月27日,在位于级索镇的荷兰天然至美肠衣项目现场,一位姓张的经理告诉笔者。
荷兰天然至美肠衣项目是今年级索镇发展民营经济的亮点工程。今年以来,该镇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战略举措来抓,积极搭建平台,完善政策措施,目前全镇民营企业达到318家,从业人员2.8万人,被列为省首批创业型乡镇。
围绕加快民经发展,该镇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恳谈会,积极为企业与金融机构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破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围绕民经规模扩张,该镇把招商引资作为快捷途径,充分挖掘资源、地缘、人缘和产业优势,大力开展定点、定产业和以商招商活动。今年,共引进实施过千万元项目26个,过亿元项目8个。目前,泰通车业、泰康食品等项目均已建成运营,投资5000万美元的荷兰天然至美肠衣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投资2.5亿元的绿聚新能源等5个项目已完成签约落地。
围绕提升民经发展质量,级索镇立足造纸、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基础,积极实施骨干企业提速增效和龙头企业培植工程,坚持每年重点培育10家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每年重点实施10个过千万元的企业技改项目,引导民企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目前,全镇税收过百万元民企达到34家,成为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玻璃管材生产基地、江北最大的碳化硅精细加工基地。此外,积极整合农村闲置的办公厂所、旧学校、旧厂房等资源,大力发展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为主的“草根经济”、“大嫂经济”。全镇村级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到58家,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企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