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百姓的口碑最金贵——西岗镇实施“群众满意工程”纪实

时间:2014-10-28 来源:滕州日报社

先来看一组数据:今年中考,西岗镇有139名学生分别考入滕州一中、滕州二中,连续5年位居全市各镇中学首位。近三年累计投入6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学校,让农村孩子拥有了与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

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卫生院门诊楼、病房楼,更换了先进的医疗设备,41所村级卫生室全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健康直通车”直接开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视频监控中心,全镇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安装“电子警察”2处,电子卡口5处,数字高清探头168个,72个村居实现了电子监控全覆盖,辖区内发案率下降30%以上;

全镇村村通道路达到350公里,每个村都配备了保洁员,成为全市率先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镇,连续两年位居枣庄市环卫一体化第一名;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遍布乡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目前已送戏下乡23场……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此多的实事摆在面前,老百姓想不说好都难。“我们深入推进‘群众满意工程’,坚持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切实解决好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赶超进位。”谈起开展活动的初衷,西岗镇党委书记马峰如是说。

让群众见得到人

“以前办事不知需要哪些手续,来回要跑好几趟,现在出门走几步路,直接交给村干部就可以了,民事代办真好!”10月上旬的一天,西岗镇温堂村村民涂祥宁要办理二胎生育证,来到村里的民事代办服务站,向正在值班的村党支部书记潘政勤提供了相关的证明材料,然后就回家等着领证了。接下来的其他手续,村干部将为他全程代办。

这一切,都得益于西岗镇推行的民事代办制度。为确保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管”,西岗镇在72个村居成立了民事代办轮值办公室,安装了服务电话。村居党支部书记为民事代办工作第一责任人,村居“两委”干部每周都安排一天在办公室轮流值班,推行“办理+代理”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代理式、预约式服务。

记者在温堂村看到,由镇里统一制作的民事代办轮流值班公示牌一目了然,值班人员、值班电话、服务承诺在村务公开栏里张榜公布,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方便群众及时联系。为提高服务质量,对群众办理事项实行轮值干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三承诺”,真正做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

“现在我们每天都能见到干部的面。”“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更好了。”“干部做事真正为我们着想了。”“我们办事更方便、更快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百姓的心声,折射出了群众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肯定。

让群众办得成事

日前,记者来到西岗镇前寨居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孙清平正在整理民情记录,他一边整理一边告诉记者:“我们平均每天都能收集20条事项,有反映下水道不通的,有咨询流动人口证明怎么办理的,还有委托村干部代办土地确权事项的……”记者随手一翻,看到记事本上记满了要为群众办理的事项。

为促进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向社区、村居延伸,西岗镇把固定的办公场所拓展到群众身边,为他们提供计划生育、户口迁移、证照办理、社会保障等事项办理和民事调解服务。同时,健全党员街长、村干部、包村干部“点、线、面”相结合的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无缝式代办服务。

为发挥包村干部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一些村级不能解决的急事,该镇启动了“民事快递”程序,由包村干部限时办结。一些活跃在村级层面的党员街长也成为代办队伍的主力军,他们走街闯巷,收集群众代办诉求,对一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落实特殊群体“代办”制,确保了群众反映的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我们推广民事代办制度后,村级干部为群众办结事务280余件,接待群众咨询930余次,协助领办各类补贴资金20万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谈到为民办实事,西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家鹤给记者列举了一组沉甸甸的数据。

让群众乐享其成

9月23日晚6时许,西岗镇全民健身广场上热闹非凡,“幸福舞起来”首届农民广场舞大赛进入决赛阶段。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12支村居代表队及来自教育系统、机关女子广场舞队竞相跳起了整齐、优美的广场舞,选手们热情奔放,尽情舞动,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幸福舞起来”,舞动的西岗人,内心洋溢的是幸福的喜悦。数据显示,西岗镇共成立广场舞队伍113支,参与群众过万人。“我们载歌载舞、群演群乐,既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又融洽了邻里关系,确实一舞多得。”家住香舍里小区的杨智英说。

舞来了新风,还要刮掉旧俗。为此,西岗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移风易俗活动。后寨居,成为移风易俗活动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村居,其“后寨模式”在全镇推广,该居党支部书记马召启这样解读“后寨模式”:居里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和规定,利用广播、标语进行宣传,做到了家喻户晓。村民们白事放哀乐、带白花,红事也杜绝烟花的燃放,红白事都拒绝请歌舞乐队,宴席标准、桌数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大家都那样办,广大群众就很支持。”马召启说。

“后寨模式”逐渐深得人心,前寨居党支部书记杨列民也扳起手指算起了一笔经济账:“现在,我们居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严格控制了桌数、标准和不必要的开支,红事每桌平均降低了600元至700元,平均户家能省3万元;在白事上,每桌控制在300元以内,平均能为户家节约2万元。群众都按程序办,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百亿盛隆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九龙港口蓝图绘就踊跃上马,拔地而起的高科技产业园尽收眼底,这就是西岗,大手笔饱蘸浓墨绘蓝图,一城一园一港托起辉煌……”听,伴随着广场上动人的舞姿,一曲西岗人自己创作的《西岗梦》悠然响起……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