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羊庄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破解新形势下信访维稳难题,采取减存量、控增量、保长效的“三位一体”措施,妥善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其中超过10年的4起缠访案件现已全部化解,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综合施治,事要解决减存量。针对信访积案较多、久拖不决的实际,该镇不怕、不推、不躲,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工作,哪怕信访人有百分之一的合理诉求,也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解决问题。在个案处理中,一是侯准“脉”。下功夫全面摸清信访人矛盾根源、生活情况、社会关系和思想状态的底子,真正了解信访人现实困难,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对症施策、有的放矢。二是开对“方”。主要领导亲自靠上接访,强化底线思维,善用法治方式,抵制“花钱买平安”的不良倾向,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既能真正解决问题,还要不留后遗症。三是治好“病”。采取引导加援助、教育加扶助、结案加救助“三加三助”的做法,避免息事宁人和短期效应,既让信访人息诉罢访,又增加了信访人对党委、政府的信任。通过以上举措,成功调处化解了25年的候庄村候某计生手术后遗症案、19年的东薛河村王某涉法涉诉案等一批“钉子案”,有效减少了信访“存量”。
重抓惠民,源头治理控增量。牢固树立民本的理念,把“惠民”作为信访维稳工作的源头工程来抓,一是重抓民生。针对民生基础薄弱的实际,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向上争取和自力更生相结合为主要办法,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环卫一体化、供水一体化、公交一体化、卫生院病房楼、中小学校舍等方面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镇8.1万群众得到了实惠。二是重抓作风。以破“四风”为总抓手,以创新载体为突破口,开展了“角色、责任、本色”、“三访三问”、“民生热点面对面”、“羊庄讲堂”和道德模范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建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以作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作风。三是重抓民主。大力推行村务民主管理,制定下发《村委会公章统一监管的意见》、《加强和规范合同监管的意见》,实行“村章镇管、村财民理、村事民议、村民自治”,大大减少了农村领域的矛盾隐患;严格落实风险评估制度,将群众利益评估和信访风险评估作为制定决策的前置程序,使政策充分体现民意、民利和民愿。该镇群众满意度连年位居全市前列,有效控制了信访“增量”。
协调联动,健全机制保长效。坚持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基层矛盾隐患排查化解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党委抓总、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收集民情。明确村支部书记、机关包村干部为矛盾隐患排查收集员,结合每周三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日”,对在走访、话访、查访中摸排的不稳定信息,上报汇总,梳理分类,及时研究,第一时间靠上解决。今年以来,共化解信访隐患和苗头性问题230余起。二是逐级化解。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第一关口”作用,做到了90%的矛盾纠纷不出村。村级解决不了的,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及时上门做工作;办事处解决不了的,由分管领导干部牵头,联合综治、信访、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采取定方略、定底线、定人员、定时限“四定”措施,集中予以解决。三是落实责任。每天都有领导干部值班接访,所有领导干部的接访日期和个人电话全部公开。将信访维稳工作纳入部门、村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月一通报;对出现越级访的单位,实行党委书记约谈制度。目前,全镇信访维稳工作基础牢靠、扎实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综合施治,事要解决减存量。针对信访积案较多、久拖不决的实际,该镇不怕、不推、不躲,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做工作,哪怕信访人有百分之一的合理诉求,也以百分之百的努力解决问题。在个案处理中,一是侯准“脉”。下功夫全面摸清信访人矛盾根源、生活情况、社会关系和思想状态的底子,真正了解信访人现实困难,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对症施策、有的放矢。二是开对“方”。主要领导亲自靠上接访,强化底线思维,善用法治方式,抵制“花钱买平安”的不良倾向,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到位”,既能真正解决问题,还要不留后遗症。三是治好“病”。采取引导加援助、教育加扶助、结案加救助“三加三助”的做法,避免息事宁人和短期效应,既让信访人息诉罢访,又增加了信访人对党委、政府的信任。通过以上举措,成功调处化解了25年的候庄村候某计生手术后遗症案、19年的东薛河村王某涉法涉诉案等一批“钉子案”,有效减少了信访“存量”。
重抓惠民,源头治理控增量。牢固树立民本的理念,把“惠民”作为信访维稳工作的源头工程来抓,一是重抓民生。针对民生基础薄弱的实际,以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向上争取和自力更生相结合为主要办法,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环卫一体化、供水一体化、公交一体化、卫生院病房楼、中小学校舍等方面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镇8.1万群众得到了实惠。二是重抓作风。以破“四风”为总抓手,以创新载体为突破口,开展了“角色、责任、本色”、“三访三问”、“民生热点面对面”、“羊庄讲堂”和道德模范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建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以作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作风。三是重抓民主。大力推行村务民主管理,制定下发《村委会公章统一监管的意见》、《加强和规范合同监管的意见》,实行“村章镇管、村财民理、村事民议、村民自治”,大大减少了农村领域的矛盾隐患;严格落实风险评估制度,将群众利益评估和信访风险评估作为制定决策的前置程序,使政策充分体现民意、民利和民愿。该镇群众满意度连年位居全市前列,有效控制了信访“增量”。
协调联动,健全机制保长效。坚持重心下移,建立健全基层矛盾隐患排查化解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党委抓总、部门协同、镇村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收集民情。明确村支部书记、机关包村干部为矛盾隐患排查收集员,结合每周三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日”,对在走访、话访、查访中摸排的不稳定信息,上报汇总,梳理分类,及时研究,第一时间靠上解决。今年以来,共化解信访隐患和苗头性问题230余起。二是逐级化解。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第一关口”作用,做到了90%的矛盾纠纷不出村。村级解决不了的,办事处党总支书记及时上门做工作;办事处解决不了的,由分管领导干部牵头,联合综治、信访、司法、纪委、公安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采取定方略、定底线、定人员、定时限“四定”措施,集中予以解决。三是落实责任。每天都有领导干部值班接访,所有领导干部的接访日期和个人电话全部公开。将信访维稳工作纳入部门、村级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月一通报;对出现越级访的单位,实行党委书记约谈制度。目前,全镇信访维稳工作基础牢靠、扎实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