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大气污染难题,木石镇按照“超前谋划、标本兼治、率先实施”的工作思路,创新实施了“疏堵用”三结合的蓝天工程,扎实做好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目前,该镇政府已率先拆除了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辖区内俭庄社区、木石一社区和木石二社区的800余户居民也全部改用了天然气。
一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疏”而治本。为从源头上解决燃煤锅炉对大气的污染,该镇于今年3月引建了投资1.5亿元、年供天然气1亿立方米的华能燃气改造工程。目前,投资1.2亿元,从山亭区桑村镇到木石镇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13公里天然气主管道正在建设,10月份可建成运营。投资1400万元,贯通园区内22家企业、10家机关单位的7公里天然气管道现已全部铺设完毕,并对首批签约企业实行免收“开口费”优惠。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LNG(大车加气站)、CNG(小车加气站),每日可为过境的300辆大货车、300辆小轿车加气。同时还规划实施了5个镇驻地村和鲁化社区天然气改造工程,预计2015年6月投入使用,可惠及4500余户,全镇清洁能源覆盖面积可达10平方公里。
二是开展联合巡查执法,“堵”而治标。为强化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导调度,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镇联防联控领导机构,定期组织环保、公安、城管、交管、供电、工商、食药、国税、地税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一方面大力宣传、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一方面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巡查出的大气污染行为责令其限期整改直至关停。目前已组织联合巡查执法16次,关停大气污染企业11家,督促实施煤改气单位6家。同时对每日过境的400余辆运煤车辆强制安装了防尘网,有效防止了运输中的扬尘抛洒,积极营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浓厚氛围。
三是实施“废气变宝”工程,“用”而达效。针对园区内大型煤化工企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多污染重实际,在抓源治本的同时,在“用”上大做文章,创新实施了“废气变宝”工程。早在2009年,该镇就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吨液态二氧化碳、2万吨山梨醇项目,对鲁南化工有限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实施回收利用;2012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年产6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项目,对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实施回收利用;2013年又引资10亿元在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了五套空分装置,对工业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年可产氧气85536万m3、氮气98366万m3、液氧6.5万吨、液氩3.8万吨。昔日一囟囟跑冒的废气,如今“喷”出来的是滚滚财源。据统计,仅此一项,三家企业年可增加利税1.5亿元,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