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古为善国,作为圣人墨子的故里,兼爱之风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善”文化。如今,“上善滕州”不仅成为这里的标志,更是城市的道德品牌。今年以来,我市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建设,为建设幸福滕州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回眸过去不难发现,我市的四德工程建设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教育实践活动营造了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善行义举四德榜引导群众养成文明行为,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激励全社会争当先进……时下,“上善滕州”品牌已铸就,美德新花遍开滕州大地。
新观念打开新局面
乐善楼、立善楼、本善楼、崇善楼……谁能想到,这一个个与善有关的好听的名字竟是姜屯镇中心中学楼房的名字。9月18日,记者走进姜屯镇中心中学看到了教学楼上的“日行一善,善形一生”8个大字,以及校园里处处与“善”有关的格言警句。正如该校学生王广全说的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善文化’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都要做一名‘固执’的行善者。”
姜屯中学是我市广泛开展四德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行了学生“达善标”活动,围绕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制定了《善行标准100条》,从思想品德、规范养成、文明礼仪等方面,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常规活动和日常行为中认真遵循;印制了《学生达善标手册》和《善行培养记录卡》,力争中小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能够初步达到100条善行标准的要求。
围绕塑造“上善滕州”道德品牌,我市开展了主流道德宣教引领活动,通过道德大讲堂、善国讲坛等活动,引导市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同时,开展“最美滕州人”先进事迹宣讲和送文化进基层活动,切实让“善文化”深入人心。
四德榜集聚正能量
“婶子,您太孝顺了,为老人付出了不少。”“谁以后不会老啊,咱就是图个良心,让老人能安享晚年。”9月21日,北辛街道后荆沟居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前围满了居民,谈论着榜上的内容。在谈到善行义举四德榜的好处时,居民李爱英说,四德榜能“晒”出居民间的人情冷暖,有助于大家传播温暖与爱心,争当模范典型。
目前,这样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在我市村居的建榜率达到100%。在四德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市创新思路,大力实施“一堂一评一档”,并在学校、企事业单位、村居全面推行善行义举四德榜,内容包括个人品德先进典型榜、家庭美德榜、职业道德榜、社会公德榜和道德评议台。围绕培育道德模范、弘扬先进事迹,我市对善行义举四德榜中的先进人物实行星级管理,初次上榜的被评为一星级,连续两年上榜的被评为二星级,连续三年上榜的被评为三星级并将作为优秀典型获得“最美滕州人”评选资格。同时,开展道德模范、善国爱星、感动滕州人物等系列评选活动,在各行各业、各个层面树立起道德榜样,用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践行道德规范。
创新载体树新风
平日里,大坞镇村民梁增科经常拿出孩子和村里签订的四德工程责任状看看,这张责任状上,涵盖了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并对行为准则进行了说明和约定。“今年,俺村强制和孩子签订了这份责任状。还别说,自从有了这张纸,孩子更加孝顺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梁增科如是说。
为确保四德工程落到实处,我市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齐心协力抓好四德工程,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和任务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提出了五个必须和两个保证的工作要求,并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镇街的四德工程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把四德工程建设与作风建设年等活动结合起来,以四德工程建设的新成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