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石讯(通讯员 李振 彭海军) 引进清洁能源治本,联合执法打击治标,废气回收变宝增效……今年以来,木石镇大力实施“生态滕州·蓝天工程”,坚持“疏堵用”并举治理大气污染,大气环境容量明显提升,蓝天日数逐步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疏”而治本,清洁能源覆盖化工城。为从源头上切断燃煤锅炉对大气的污染,该镇于今年3月引建了投资1.5亿元、年供天然气1亿立方米的华能燃气有限公司,对首批签约企业实行免收“开口费”。目前,从山亭区桑村镇到木石镇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的13公里主管道正在建设,将于10月建成;连通园区内22家企业、10家机关单位的7公里燃气管道已铺设完毕。镇政府于年初带头拆除燃煤锅炉,俭庄社区、木石一社区、木石二社区的800多户餐饮、供暖单位全部改用天然气。针对日均过境车辆2万辆的实际,建成了LNG(大车加气站)、CMG(小车加气站),每日可为300辆大货车、300辆小车加气。此外,5个镇驻地村和鲁化社区天然气改造工程将于明年6月完成,届时全镇清洁能源覆盖面积将达10平方公里。
“堵”而治标,联合巡查执法不手软。该镇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环保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大力宣传、推广清洁能源,对巡查出的大气污染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目前已开展联合巡查执法16次,关停大气污染企业11家,督促实施煤改气单位6家,并对每日过境的400余辆运煤车强制安装防尘网。
“用”而达效,工业废气变身“黄金矿”。该镇针对境内大型煤化工企业产生的废气污染,实施了“废气变宝”工程,于2009年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吨液态二氧化碳、2万吨山梨醇项目,回收利用鲁化公司排放的废气;2012年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年产6万吨液态二氧化碳项目,对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实施回收;去年引资10亿元在鲁南化工有限公司建设5套空分装置,对工业废气进行回收利用,目前3家企业年可增加利税1.5亿元,使工业废气变成了滚滚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