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滨湖镇的明湖水产品养殖场,看到技术员正在池塘边操作增氧、投食设备,整个养殖过程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实施标准化建设后,不仅池塘大了淤泥少了,而且自动化设备提高了产量。”养殖场一位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市将标准化池塘开发作为各涉渔镇的渔业经济任务,通过实施池塘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改造建设,池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标准化池塘面积超过了2万亩,每亩节约能源和鱼药等养殖成本达到300元以上。
据了解,通过池塘标准化建设,可以使池塘内淤泥的毒气排放,特别是温室气体甲烷排放量减少,有利于改善水体环境,增加水生植物的生存面积,提升水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