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村建立党社联建集约化服务基地,家庭事务都能在这里办理,俺虽住在农村,却像城里人一样。”日前,谈起“党社联建”,级索镇姚庄村村民王雅薇赞不绝口。
针对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缺少抓手、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等突出问题,级索镇探索了“党社联建”发展模式,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该镇成立了党社联建领导小组,把“党社联建”工作纳入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各村成立“党社联建”理事会。为明晰产权分配,该镇建立了土地入股型、房屋租赁型、资源重组型、有偿服务型四种运营模式。目前,姚庄村、水磨庄村等村采取土地入股建立了党社联建集约化服务基地;级索村、南孔村等15个村为供销社提供农资代销活动40余次,实现了为民服务无缝覆盖。
推行“党社联建”发展模式工作后,村集体通过分红、收取租金、提成等方式增加收入,成为村集体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党社联建”发展模式为村集体增加26万元收入,为群众提供56个就业岗位,姚庄村、龙庄村、水磨庄村等10个村实现了村集体30%以上的经济增速。
针对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缺少抓手、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等突出问题,级索镇探索了“党社联建”发展模式,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增强了村级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
该镇成立了党社联建领导小组,把“党社联建”工作纳入农村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各村成立“党社联建”理事会。为明晰产权分配,该镇建立了土地入股型、房屋租赁型、资源重组型、有偿服务型四种运营模式。目前,姚庄村、水磨庄村等村采取土地入股建立了党社联建集约化服务基地;级索村、南孔村等15个村为供销社提供农资代销活动40余次,实现了为民服务无缝覆盖。
推行“党社联建”发展模式工作后,村集体通过分红、收取租金、提成等方式增加收入,成为村集体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党社联建”发展模式为村集体增加26万元收入,为群众提供56个就业岗位,姚庄村、龙庄村、水磨庄村等10个村实现了村集体30%以上的经济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