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9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我市的烈士陵园被列入(其中,山东省共有8处)。这是建国以来国家首次公布抗战纪念设施。同日,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战英烈,我市有5名英烈也被列入其中,他们是:为保卫滕县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一二二师参谋长赵渭滨、八路军鲁南铁道游击大队大队长洪振海、八路军鲁南独立支队政治委员孟昭煜、“山东爆破大王”马立训。据悉,这次公布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是在各地推荐上报、专家研究、实地论证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并将获得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扶持。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滕州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2001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8年5月,市政府拨款 2.6亿元,在大坞镇仁山,兴建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并实施烈士陵园整体搬迁。新建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21亩,主体建筑由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著名英烈纪念碑亭、英烈园、国防科技教育城等组成。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主要展示滕县党组织的发展艰难历程,陈列着抗日名将王铭章将军等30余位英烈的生平事迹;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高38米,象征着1938年的抗日武装起义;在纪念碑两侧分别有王铭章、马立训、洪振海、陈金合、王麓水等著名烈士的纪念碑亭以及安葬有790名滕籍烈士的“英烈园”。目前,陵园共安葬烈士1720名。
滕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1年就建立了中共滕县特支。抗日战争爆发后,滕县组织了抗日武装并与峄县、沛县武装一起,于1938年5月21日在滕县南塘举行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后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这里还是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洪振海家乡,也是对敌斗争的战场。1938年3月17日,保卫滕县城的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及其4000余名川军将士,在与日军血战后壮烈牺牲。李宗仁曾高度赞誉:“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近年来,滕州市烈士陵园还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山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此次入选“国字号”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对提升我市的民政工作和烈士褒扬水平,教育引导全市广大群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滕州市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2001年6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8年5月,市政府拨款 2.6亿元,在大坞镇仁山,兴建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并实施烈士陵园整体搬迁。新建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21亩,主体建筑由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著名英烈纪念碑亭、英烈园、国防科技教育城等组成。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主要展示滕县党组织的发展艰难历程,陈列着抗日名将王铭章将军等30余位英烈的生平事迹;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高38米,象征着1938年的抗日武装起义;在纪念碑两侧分别有王铭章、马立训、洪振海、陈金合、王麓水等著名烈士的纪念碑亭以及安葬有790名滕籍烈士的“英烈园”。目前,陵园共安葬烈士1720名。
滕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1931年就建立了中共滕县特支。抗日战争爆发后,滕县组织了抗日武装并与峄县、沛县武装一起,于1938年5月21日在滕县南塘举行了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后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这里还是铁道游击队第一任大队长洪振海家乡,也是对敌斗争的战场。1938年3月17日,保卫滕县城的国民革命军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及其4000余名川军将士,在与日军血战后壮烈牺牲。李宗仁曾高度赞誉:“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近年来,滕州市烈士陵园还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山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等称号。此次入选“国字号”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对提升我市的民政工作和烈士褒扬水平,教育引导全市广大群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和伟大的抗战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