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托起农民致富梦——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4-09-03 来源:滕州日报社

今年三夏生产期间,我市农业工作交出一份漂亮答卷:夏粮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小麦种植面积86万亩,平均亩产540公斤,总产达46.44万吨,小麦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我市作为农业大县,是国家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高产区,自然条件优越,水利设施齐全,机械化程度较高,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两区”建设,不断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培植主导产业 提升产出水平

今年对于界河镇的马铃薯种植户王国超来说,可谓一个“肥”年。他种植的4亩马铃薯喜获丰收。“没想到,俺种植的这几亩马铃薯卖了两三万元,日子真是越过越好。”王国超感慨地说。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我市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规模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三带三区”的产业格局。围绕西南部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40万亩粮食高产示范区,深入实施粮食整建制高产创建等项目,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再创历史新高。围绕北部精细蔬菜产业带,建设20万亩设施农业高效示范区,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果菜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特色高效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全国菜用马铃薯行业风向标。围绕东部畜牧林果产业带,建设10万亩农牧循环示范区,深入实施畜牧示范场创建工程,新建、改建各类畜禽养殖场88处,新开发标准化生态渔塘6100亩。

加强设施建设 提高装备水平

刚刚过去的三夏生产对南沙河镇河汇村的陈秀梅来说变得格外轻松,用她的话来说,在地头等着把收好的小麦运回家就行了。陈秀梅的三夏生产之所以轻松,得益于河汇村统一组织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支撑。我市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全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涝洼地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3个,实施土地治理项目2个,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评审会议在滕召开就是得到的最好肯定。我市还积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全省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加强农技服务 提升科技水平

不钻玉米地,不背喷雾器,飞机喷药又快又匀,省钱省力又省心,病虫害明显减轻,连村里的蚊蝇都比往年少了,滕州农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飞机防治病虫害的好处。

我市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步伐,成立了山东农科院(滕州)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首次使用直升飞机防治玉米10万亩,全市新技术、新品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80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实现全覆盖,其中飞机喷防3万亩以上。建立全省首个马铃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首批粮食作物“四情监测”物联网。盈泰集团肉鸡地下立体智能生态养殖技术,有效解决了畜牧业用地和大量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成为世界养禽业的革命性创新,填补了国内外科技空白。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