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回答上述问题,最根本的一点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龙泉街道始终把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尺,促进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用正气歌凝聚正能量,把镜头、话筒、笔头对准基层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用正面典型、鲜活事例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在谈到如何践行群众路线时,龙泉街道党委书记孙剑一语中的。
创新方式
3月11日,龙泉街道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人员会议。会上,孙剑提出了“一团三员”的概念:当好“智囊团”,谋划活动,确保经得起实践检验;当好“联络员”,确保活动不走样;当好“督导员”,督促抓好整改;当好“引导员”,用正面典型、鲜活事例反映活动成效。
“日月映星辰,天涯若比邻,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爱德人……”记者走进欧庄居,老远就听到从大喇叭里飘出的《三德歌》。原来,这是龙泉街道启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进“讲堂”活动的一部分。在活动中,社区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居委、学校等,讲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从道德模范焦裕禄、杨善洲,到大家身边耳熟能详的孝老敬亲典型,吸引广大居民和在职党员积极参与,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搭建良好平台。
“党员干部要敢照镜子、勤照镜子,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要多往深处照,使之纤毫毕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最近一段时间,龙泉街道党员干部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短信——这是该街道编发的教育实践活动箴言。为创新学习方法,该街道充分利用信息中心平台,从党报党刊、领导讲话中节选经典语句,编写教育实践活动短信,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恪守本分,进群众门、知群众事、解群众困、暖群众心。
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短信使得群众路线的学习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及时。同时,短信就像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要常照镜子,勤整衣冠,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做群众的知心人。
学以致用
“民求我应,民言我听,民需我做,民难我帮”,这是印制在龙泉街道“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联系卡上的话,也是党员干部对群众的郑重承诺。
记者看到,联系卡上印有24小时热线电话及群众联系人电话,确保能第一时间听到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满足群众的诉求。这样的联系卡,首批制作发放了7000份,共征集群众意见100余条,解决群众难题20余件。
“多亏了王书记帮俺跑腿,要不俺老伴的医药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报销。”在滨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刘德明说。类似的场景,在滨江社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作为大学生村干部的一员,滨江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腾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着把群众当亲人的宗旨。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龙泉街道大学生村干部坚持“四勤”:勤学习,勤动手,勤动腿,勤思考,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探求适合居级发展的路子,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雁”。目前,共搜集群众诉求4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30多个,为群众探索致富道路6条。
4月9日晚8时,龙泉苑社区的公共飞信上发来了党员王光庆的留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硕果了!安装路灯事情虽小,意义不小,非常感谢!”
原来,龙泉苑小区在2012年度的老旧小区改造时,已经安装了17盏路灯,但该小区拥有6000余人、建筑面积19.05万平方米,小区路灯的数量达不到居民的需求,居民在晚上出行有些不便。该街道以“为民务实”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走访群众、了解民情、查找问题,开辟了服务热线、贴吧、QQ家园等诉求服务站。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街道党委了解情况后,及时进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向居民承诺了整改时间,投资近万元新增15盏路灯,仅一周的时间路灯就全部安装完毕。路灯点亮了社区,更点亮了群众的心,这才出现了党员王光庆发飞信致谢的一幕。
回应民盼
“感谢龙泉街道办事处,及时解决我们反映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安心生活了……”日前,记者走进碧贵园小区,5号楼业主张萍高兴地告诉记者。前不久,张萍和其他业主反映单元楼普遍存在渗水现象,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接到居民反映后,龙泉街道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勘测,随后联合市住建局、翔宇物业公司积极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组织专业施工人员清理淤积并重新铺设排污管道,彻底解决了排污管道堵塞问题。
“以前办手续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办,现在有了便民服务中心,在一个地方就能把事情都办了,真是太好了。”4月29日,在龙泉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低保的韩学法,对一站式综合服务方式感到非常满意。
“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遵循‘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和‘依法办事、廉洁勤政、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创新举措,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大整治、大提升,把‘心系民生、多办实事’贯穿于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中,努力建设最具幸福感宜居城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谈到活动取得的成效,龙泉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赵博对记者说。
为健全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龙泉街道实行领导干部包社区,机关干部包村居,居干部包小组,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意见簿、投诉举报电话等方式,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真正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进”现象。同时,高标准建设了便民服务大厅,将民政、劳保、经管等窗口服务部门整合,入驻到服务大厅统一办公。结合社区建设“四位一体”联动化服务,打造“十分钟”社区服务圈,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服务。
良好的工作作风,有力地促进了重点工程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安康花园一期竣工上房,二期、三期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及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着力推进20万平方米的夏庄区域“城中村”改造二期工程,塔寺南路、四中等11处棚户区改造回迁房全面开工。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清单已“新鲜出炉”:街道今年确定民生项目“181”工程已完成95%,投资600万元的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0602人,参合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万人,6300人领取了基础养老金;滕东中学、董村小学、东新小学校园改造等工程建设顺利,26个涉农居全部建成文明幸福居,创建枣庄市级“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居”5个,省级“善行义举示范居”1个,枣庄市级“善行义举示范居”2个,“幸福龙泉”的美景日益焕发出迷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