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讯(通讯员 李洋川 李桂华)3月25日,在位于龙泉街道冯西居的星宇机械厂,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机床零配件。公司负责人朱经理介绍,他们的订单来自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在这个面积200余平方米的厂房内,一年就能够创造40多万元的利润,工人的平均工资也在3000元以上。像这种机床配件生产企业,在冯西居有近20家。
作为素有“中国中小机床之乡”美誉的龙泉街道,辖区内现有各类机械制造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达1.2万人,产品涉及16大系列、200余种规格,其中钻铣床产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面对庞大的产业集群,龙泉街道充分发挥其优势,做大叫响“龙泉机床”品牌,以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快生产要素集聚,重点培育壮大了东方机床、大恒机床、龙泉机床等一批龙头企业。以产品链、技术链为纽带,将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形成一批专业化的配套协作企业群体。目前,街道从事机床生产的家庭作坊式企业达100余家,童车生产企业20余家,发展了郭庄手套加工、冯西机械制造、程堂童车制造等10余个现代家庭工业专业村,专业大户达到800余户。
在科技创新方面,街道加大政策帮扶力度,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打造品牌。目前,鲁南机床、大地机床、威达重工等5家企业设立了省、市级研发中心,拥有实用新型技术专利2项、外观设计技术专利2项。此外,着力打造东城制造业基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分散的家庭作坊式机床企业向基地集中,膨胀产业发展规模。管理上,引导企业自主联合、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强化企业工艺流程的沟通和产品定位,实现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联系,进而实现“小机床大效益”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