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共建美丽家园 共享美好生活—— 我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综述

时间:2014-02-25 来源:滕州日报社

初春时节,行走在北辛街道后荆沟居,只见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一条条干净宽阔的硬化路纵横交错,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一派欢乐祥和的画面。“自从俺村改造之后,环境可不比城里差,生活在这里别提多幸福了。”每当谈起村里的变化,居民侯贺国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侯贺国眼中村庄的变化得益于我市实施的“美丽乡村”工程。去年以来,我市把创建文明生态村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载体和平台,将“文明生态村”升格为“美丽乡村”,分美丽乡村达标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两个层次进行创建。美丽乡村创建在我市被誉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又“合民情、得民心、顺民意”的惠民工程。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市(县)级以上美丽乡村608个,枣庄市级乡村文明行动达标村和示范村786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7个。
城乡一体化 让农民搭上幸福快车
姜屯镇洪西村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自从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以来,便成了备受瞩目的焦点。2月20日,记者来到洪西村,看到一排排小洋楼拔地而起,粉刷一新的街巷干净整洁,一面面美观而又会“说话”的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风迎面扑来。不远处的文化广场上,老人在下棋聊天,孩子在玩耍,“怡然自乐”在这里得到了完美诠释。“现在俺村北头就有公交车,去城里很方便。村子环境这么好,房子盖得也很漂亮,连城里人都羡慕。”村民赵庆芳如是说。
“美丽乡村”顾名思义就是环境要优美、村容要整洁、服务要健全。为此,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我市着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大力推动城市道路、饮水、电力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我市投资1.5亿元配备了垃圾清运车,配齐了垃圾箱、垃圾桶、垃圾收集车等辅助设施,成立了保洁员队伍,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运行模式,实现了环卫一体化村居全覆盖。在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中,我市按照分期分批、稳步推进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依次推进城乡、城际公交一体化建设,构建了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的城乡公交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实施城乡道路一体化,城市管网延伸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切实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水平。
壮大经济实力 鼓足农民“钱袋子”
过去的2013年对界河镇马铃薯种植户王范银来说极为特别,这一年,他装修了新房、为儿子操办了婚事、还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让他更欣喜的是,除了这些开销,他的银行卡里还结余了近2万元。“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俺们农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现在的农民只要扎实、肯干,收入不比上班差……”谈话间,王范银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收入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我市大力实施“强镇兴村富民”工程,切实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积极引导创建村居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立足各自优势,寻找产业支撑,培植“当家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先后培育形成了刘村酥梨、滨湖蛋制品、北杨楼玩具加工、界河马铃薯、龙阳萝卜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经济专业村或专业镇。从市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201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居收入达到12053元,增长13.4%,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7125元,增长达13%,呈现出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数据是枯燥的,但是却实实在在反映出了居民的“钱袋子”正慢慢鼓起来。
文化惠民工程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侄媳妇快来看,你又当上咱居的好媳妇了。你公公婆婆能跟着你,他们真是享福啦!”日前,在龙泉街道欧庄居的善行义举四德榜前围满了居民,他们边看边议论着。在这个榜单上记者注意到,每一户家庭的老人生活保障情况、医疗卫生情况都一一在列,就连老人的住房是否向阳都明确标明,可谓把每一份孝心都摆在了“阳光下”。“我们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就是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居民学习先进,面向社会宣传各方面的典型,推进四德工程建设持续深入。”龙泉街道党委书记孙剑如是说。
现代农民生活要富裕、精神更要富裕。为此,我市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在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从“经济惠民”转向“文化惠民”,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争实现文化与经济齐飞。目前,全市21个镇街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建成文化大院1196个、农家书屋1246家、健身场所1246个,开设善行义举四德榜1246个,成立庄户剧团90余家。扎实开展“山东好人”、“枣庄好人”、“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先后推荐勇救落水儿童的“最美老人”葛保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秦静等各类“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近百人。同时,在村居普遍开设道德讲堂,利用道德评议会和善行义举四德榜,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