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金晶玻璃有限公司玻璃窑余热发电工程现场看到,机器轰鸣,各种各样的指示灯不停地闪烁,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操作电脑和仪表盘,一派繁忙景象。
据该项目负责人马元彤介绍,利用玻璃生产线中的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发电,是企业按照“变废为宝、节能减排”理念,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玻璃窑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年发电量7600万度。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污染物排放5.91万吨。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直以来是我市坚持科学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正确处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节能监管,走出了一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新路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减排双丰收。上半年,全市GDP、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万元产值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两大主要污染控制指标COD和二氧化硫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
我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重要的着力点,日前,山东安隆化工有限公司对3000吨间羟基苯甲酸生产线进行拆除工作。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次拆除的并不是国家强制淘汰的生产线,而是企业为响应节能减排号召,主动对落后高耗能生产线进行淘汰。今年上半年,像山东安隆化工有限公司这样主动申请自行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我市共有10家。一些高耗能企业由原来被迫淘汰落后生产线,转变为如今的主动申请淘汰落后生产线,这与我市为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严格落实激励制度是分不开的。今年2月份,在全市综合表彰会议上,市政府拿出250.4万元,重奖了2012年度节能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奖金额度比去年的36.4万元翻了好几番,此举有效地引导企业依托本地的资源、产业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和特点,主动地做好转产转型工作。
面对产业结构相对偏重、新增能耗需求较大、节能降耗压力增大等不利形势,我市还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宣传工作的力度,举办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节能宣传活动,为节能减排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6月17日我市举办的枣庄市2013年节能宣传周暨首个低碳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共展出了宣传展牌45块,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呼吁广大群众“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并组织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企业向全市手机用户发送节能低碳公益短信。一时间,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勤俭节约和保护环境的活动,成了我市市民的一致行动。
抓节能减排,重点还是要牵住重点用能企业这个“牛鼻子”。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仅15家重点企业的用能总量就占了规模以上企业用能总量的78.6%。为此,从3月初开始,市节能办联合质监局全面启动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明确规定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对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或评价的企业,分别给予4万元、3万元奖励。目前,15家过万吨重点耗能企业中,有11家企业已经签订认证合同,预计年底前可全部通过认证。
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
时间:2013-08-05
来源:市信息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