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鲍沟镇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实施“托管式保姆服务”,以高产创建项目为依托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幅农业改革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鲍沟古老的农村大地上悄然铺开……
■专业合作社带动
7月8日,笔者在鲍沟镇田间地头看到,该镇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经理满高剑向现场人员详细讲解了农药配比、喷洒要求等事项后,20部弥雾机立即启动,对500多亩玉米苗进行农药喷施。“以前,农民打农药都是各自为战,你打了临地没打,防治效果差,劳动效率也低。现在,由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成方连片喷施,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防治效果也提高了八成。”谈起农药喷洒方式的今昔变化,鲍沟镇农技站站长邢军感慨万千。
据悉,该镇坚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成立了农机、蔬菜、土地托管等各类专业合作社8家,完成土地流转858亩,推进了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为6000余名农户实施了“玉米种肥一体”服务,对刘西村1000亩耕地实施了“托管式保姆服务”,创服务产值200余万元。
■高产项目拉动
在鲍沟镇1万亩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笔者看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玉米苗随风摇曳。“农田综合治理后,旱能浇、涝能排,一刷卡水就滚滚来。”石庙村支部书记王述用笑着说道。
今年以来,该镇以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为依托,总投资976万元,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笔者从镇农业部门获悉,该项目区粮食产量年增加1350吨,蔬菜产量年增加850吨,农民纯收入年增加370万元,受益人口达1.4万人。该项目在枣庄市验收中荣获第一名。
■特色农业推动
“一家两三亩地,种起来既麻烦成本又高,除去浇水施肥各项开支,赚不了几个钱。与其这样,还不如租给合作社或者入股合作社,我们再到合作社打工,不仅有了租金、股金,还能在家门口上班领取薪金,真正成了‘三金’农民。”谈起合作社,吕坡村青年农民李志峰有着自己的看法。
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鲍沟镇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企业带农、科技兴农、特色强农、信息富农”为原则,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经营理念,推动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该镇新建标准化养殖基地3个、特色经济专业村3个,发展特色林果500亩。
“我的土地,效益做主”——鲍沟镇发展新型农业侧记
时间:2013-07-12
来源:滕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