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姜屯镇,正值马铃薯收获、大葱移栽的农忙时节。每当此时,在姜屯镇的田间地头总会活跃着一支“大军”——他们不是什么专业队伍,而是来自附近各村的农民。
在胡村村民老胡的一片葱地里,10多名工人正在移栽葱苗,临近中午,近5亩大葱的移栽作业全部结束。老胡一边按照事先讲好的价格给工人们结账,一边向笔者介绍说:“这些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专门给种养大户及缺少劳动力的家庭提供有偿服务,被当地群众称之为‘钟点工’。”
近年来,随着姜屯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该镇北部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每当马铃薯收获与大葱种植时,农业用工需求增大,农村“钟点工”因此应运而生。这些“钟点工”大多是农业生产的“老把式”,他们提供有偿劳务,劳动报酬以劳动强度和劳动技术熟练程度按天计费,干活前事先讲好价钱,干完活拿钱走人。不仅如此,一些有眼光的农民还组建起专业“农忙打工队”“技术钟点工”,通过自愿组合、合伙购买农机器具、出让生产技术等方式,组团打工。
如今,这支农村“钟点工”大军正成为许多农户争抢的“香饽饽”。
姜屯镇农村“钟点工”成了香饽饽
时间:2013-06-26
来源:滕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