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安全邮箱登录 | 政务服务门户登录 | 
繁体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版 | 关注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今日滕州

山清水秀家园美——我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侧记

时间:2013-05-16 来源:滕州日报社

    近日,第三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论坛暨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滕州市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称号。这是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获得的又一全国殊荣。
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成为我市新的城市名片,荣誉的获得与各级各部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分不开的。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推进,生态保护意识更加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连续多年为优,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
环保优先打造蓝天碧水
4月25日,记者在七星湖人工湿地看到,风光秀丽、美景如画,让人心情舒畅。这里水生植物丰富,野鸭、白鹤、白鹭成群,越来越多的垂钓爱好者抛钩静坐,等待鱼儿上钩,健身锻炼的、旅游观光的人群络绎不绝。原来的煤矿塌陷坑,现在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里原来是废弃的煤矿塌陷坑,我们建成湿地公园,开创一种新的水污染治理模式。这种生态治理方式投入少、效果好,要比物理和化学方法更节能更环保,人工湿地是‘永不偷懒’的污水处理厂。”市纪委第二纪工委副书记詹长臣指着面前的人工湿地公园说。   
说起我市的环保工作,市环保局局长张子玉最有发言权。他说,近年来,我市着力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安静、生态、洁净、安全”六大工程,先后投资2亿余元对112家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对29家重点废气企业全部安装了防风抑尘网,配套建设了喷淋除尘设备;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燃煤锅炉15台;建设了3条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实行绿标、黄标制度,减轻了汽车尾气污染;实施了总投资2.2亿元的城漷河、北沙河、界河、新薛河等4条河流、13个片区、1.2万亩的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对出境水质进一步深度净化,全部建成后每天可深度净化水量18万吨,年可削减COD1620吨、氨氮162吨。据统计,目前,主要河流断面水质COD、氨氮浓度年均值由原来的150mg/L、8mg/L,分别降至20mg/L、1mg/L以下。
绿色发展成经济新引擎  
2007年,新源热电有限公司关闭淘汰了33MW小机组落后产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余吨;先后投资6亿元进行环保治理,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6万吨,城市供热蒸汽管网和热水管网建设2亿元,替代了我市辖区内的小锅炉300余台,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60吨/年。在我市,像新源热电有限公司这样肩负起环保重任,履行社会、政治、经济三大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
着眼滕州长远发展,不仅要挖掘“绿色发展”潜力,实现工业转型发展,更要发挥自然优美的环境优势,建设一座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城市。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市逐渐形成了优美的环境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先后吸引了微山湖古镇、威智药业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滕州,为我市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林改典型县(市)、全省减排先进县(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等殊荣被活力四射的滕州收入囊中,生态文明已成为城市新“名片”。
生态文明融入百姓生活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拥有着共同的家园,‘同呼吸,共奋斗’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自觉行动。大地期盼着绿色,河流期盼着绿色,我们更期盼着绿色,滴水成川,积土成山,保护环境,从你我做起……”在近期举行的全市青少年环保征文大赛活动中,很多评委被孩子们笔下守护环境的坚定信念所感动,这让我们更加看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看到了构建生态文明的力量源泉。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68岁的贾友信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热衷于保护环境,而且酷爱摄影,手中的镜头记录了这几十年里环境的变化,也记录了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期盼。他说:“70年代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荆河游泳,后来荆河的水污染很严重,又黑又臭,经过这几年的治理,河水又恢复到以前鱼虾成群,清澈见底的面貌了。”
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环境教育基地1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生态镇7个、省级绿色学校22所,省级绿化模范村51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绿色的希望撒满了滕州大地,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每个人心中,水清、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环境让每位滕州人感到享受和欣慰,一个经济发展、城乡美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滕州梦”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友情链接: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滕州市大数据中心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5888998 邮箱:tzxxh638@zz.shandong.cn